一般來說,法定代表人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企業法定代表人是企業的最高行政負責人。《中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我國《公司法》明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設董事會的企業法人,經理、廠長和其他企業法人的主要負責人是其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在職權范圍內以企業名義代表企業的各種行為,應當視為企業行為,企業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實踐證明,企業的經濟利益、能否認真履行民事義務、能否依法經營,在很大程度上與其法定代表人的經營理念和經營行為密切相關。因此,無論是在法律上還是在實踐中,企業法定代表人行使職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依照工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公司章程和法人章程行使職權p>
2。嚴格在批準的經營范圍內從事民事活動
必須依法經營、守法法定代表人應當遵守企業章程,忠實履行職責,維護企業利益,不得利用在企業中的地位和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以指導和規范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還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企業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和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超出登記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或者弄虛作假(3)抽逃資金或者隱匿財產逃避處罰債務(4)解散、撤銷、破產后擅自處分財產(5)變更、終止時未及時申請登記公告,(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活動,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監事和其他企業負責人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企業資產,不得挪用企業資金或者將資金借給他人,不得將企業資產以自己的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的名義存放,不得為自己或者他人經營同類企業的業務,不得從事損害企業利益的活動。法定代表人執行職務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企業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此外,還應當承擔逃稅、走私、消防、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責任,法律要求企業的違法犯罪行為由法定代表人承擔責任,有關部門可以追究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對自己的行為和企業的行為承擔民事和刑事責任。在中國現行法律制度下,法定代表人承擔較大的法律責任和風險,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其他負責人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企業資產,挪用企業資金或者將企業資金借給他人。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頭承諾給對方錢有效嗎
2020-12-30醫療事故鑒定依據都有哪些呢
2021-02-04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如何證明個人財產與債務無關
2021-01-16冷暴力算校園欺凌嗎
2020-11-13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四條是怎樣的
2020-12-26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保險原則:構成保險利益的必要條件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