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如下:第四條公司股東享有資產收益權,第三十四條股東依法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拔管理人員,按照實繳出資的比例分取紅利;公司增資時,股東有權按照實繳出資的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然而,全體股東同意不按出資比例分紅或者不按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
第三十七條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六)審批第四十二條股東在股東大會上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章程第七十四條另有規定外:,對股東大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要求公司以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五年未向股東分配利潤,但公司連續五年盈利,符合本法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投資者設立公司的根本目的是取得投資收益,投資收益是資本的固有財產。股東獲得投資收益的主要途徑是分紅——《公司法總則》第四條規定:“公司股東享有資產收益權、參與重大決策權和依法選任經理的權利”,而“資產收益權”被置于股東所有權利的首位,因為資產收益權是股東最基本的權利,股利權是資產收益權的主要形式,也是股東固有的基本權利
權利的行使應以一定的方式進行,特別是在商法領域規則為王。《公司法》賦予股東分紅權,并在第三十八條和第四十三條中對股東分紅權的行使進行了規定:股東有權要求公司分紅,但決定是否分紅的權利由股東大會行使。股東大會通過利潤分配方案后,方可實施股利分配,除公司章程另有規定外,股東大會的表決權按股東的出資比例行使。立法的目的是為了平衡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利益,防止部分股東過于關注自身的短期利益,損害公司利益,將股利的決策權移交給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大會,但在資本多數決原則下,公司的意志實質上是公司控股股東的意志,未經控股股東同意,小股東的意志不能體現在公司意志中。當少數股東與控股股東的意見不一致時,多數情況下,少數股東的意見被否定。大股東利用控制地位侵害小股東權益(包括分紅權)的情況并不鮮見。因此,有必要在資本多數決的基本原則下制定一個例外條款,為被侵害的小股東提供救濟,《公司法》第七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旨在解決這類沖突。但其適用條件過于苛刻,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毋庸置疑,遠遠不足以解決股東分紅的實體權利與行權程序之間的沖突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居間合同的切實履行地
2020-11-19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如何計算財產險中的理賠金額
2021-03-12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