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年終獎本是一件讓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好事,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年終獎又往往成為引發勞動爭議的導火索。
本期邀請到勞動法專家、長期致力于勞動法律實務與研究的王樺宇先生給大家就如何理解年終獎法律概念以及應對和處理年終獎法律糾紛的策略與技巧。
01、辭職后年終獎還有嗎?
案情簡介
張先生2004年5月進入上海某合資公司工作,2006年9月離職。今年1月,張先生得知公司發放2006年年終獎,認為自己也應拿到一半獎金。公司不同意,說只有發放年終獎時仍然在冊的員工才能享受年終獎,而張先生已經離職,無權再拿年終獎。張先生不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雙方的爭議焦點就在于:離職員工是否有權領取年終獎?張先生認為,離職員工也在過去的一年中或多或少為公司做出了貢獻。年終獎既然是對于員工在一年中為公司工作的回報與獎勵,如果員工按勞動合同和公司的規定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職責,公司就應當貫徹同工同酬的原則,不能歧視離職員工。公司則認為,國家的法律法規目前對于年終獎的發放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只要不違反法律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企業完全有權自主決定年終獎的發放范圍和發放方式。
仲裁結果
仲裁委員會審理后最終裁決:公司有權自主制訂年終獎分配方案,但是由于本案中公司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都沒有對年終獎進行明確規定,因此,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則,張先生應當得到相應的年終獎獎金額。
專家點評
焦點一:年終獎是不是勞動報酬?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組成。其中,獎金一項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生產獎等。對于生產獎的范圍,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的規定,主要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據此有人認為,年終獎是獎金的一種,它是工資的一部分,屬于勞動報酬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鑒定輕傷后程序怎么走
2021-02-26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可以對抗第三人嗎
2020-11-11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2020年沒有修房子的怎么補貼拆遷款
2021-03-08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