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律標準 |
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一般認為包括對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商業秘密權、反不正當競爭權[1]等智力成果權的侵害行為[2]。知識產權法相對于民法來講,屬于特殊法。民法概括性地規定了侵權行為的認定標準或條件,知識產權法則更加具體規定了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我們不但要依據民商法、侵權行為法從總體上把握侵權行為的表現形態和認定標準,還要依照各部知識產權法具體地掌握對每一類侵犯知識產權行為認定的規格和要點,才能完成在審判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法律適用的任務。 通過對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各類知識產權法的研究,我們會發現立法者在這些法律中一般都明確規定了相應的侵權行為種類和具體表現形式。雖然在這些條款規定中也有所謂彈性規定[3],但總體來說,知識產權法都對侵權行為進行了列舉式的描述,都對侵權行為作了種種規范性的規定,這也就構成了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定標準。因此,我們研究侵權行為的認定,必須首先研究和討論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法定標準。 在現行知識產權法中,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規定有四種表述方式:一種是明確規定在相應法律的法律責任一章中,在同一條規定了民事等法律責任后,再一一列舉應受民事責任追究的侵權行為,如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4]。第二種規定在知識產權保護一章中,專條規定侵權行為,另專條規定這些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商標法[5]。第三種是在法律的總則部分專條規定為法律所禁止的侵害專利權的行為,而在權利保護一章專條列舉規定不視為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和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6],并在該章中規定了應當追究的法律責任,如專利法[7]。第四種為專章規定侵權或違法行為,并另外專章規定應追究的法律責任,如反不正當競爭法[8]。概括起來說,知識產權法一般都規定了相應知識產權的權利內容,列舉規定了侵權行為及除外情況和限制條件,以及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一般為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因而,我們在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時,就要注意知識產權法律規定的認定侵權事實的所有法律事實,即侵權所必備的法律事實系統。避免任何片面主觀地看問題。這對于審判案件的法官來說,尤其重要。 一般說來,法律賦予的權利是指法律所允許的權利人為了滿足他的利益而采取的、并由其他人的法律義務所保證的行為尺度,即法律允許能做行為的尺度。它通常由積極行為的權利、請求權(消極行為權利)和要求國家保護的權利構成[9]。這三部分權利結構既能獨立存在,又密不可分,處于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中。應當說,法律首先肯定的是當事人的積極行為的權利,它處于權利結構的中心;同時它的實現又有賴于義務人的履行義務和義務不履行時的國家保護。在知識產權法領域中,國家法律賦予當事人相應知識產權的上述權利表現形式尤為明顯。 知識產權法在賦予當事人權利時,一般都明確規定了權利人的積極權利以及此種權利各項權能的范圍。同時由于知識產權的無形財產性,在其各項權能的中心,法律都賦予每一權利一個明確的保護范圍。該保護范圍以其技術性、專業性明顯區別于各項權能的范圍。如發明專利權保護的是一項符合專利條件的發明技術方案;該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中都載明了確切的法律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又如一項注冊商標權,商標法保護的是權利人申請商標注冊的符合商標條件的圖形或文字,或者它們的結合。在著作權的保護中,其保護的范圍凝聚在符合作品條件的作品上。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則在于符合商業秘密條件的技術方案或技術訣竅,以及其他商業信息等,關鍵是如何把它們與公知技術區別開來。在認定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時,首要的是斷定被控侵害的該項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的范圍;范圍確定后再分析該權利各項權能的范圍。正象有的學者在分析專利侵權行為的認定時說“一個產品不會侵害另一個產品,它是會侵害一個專利的請求權(patentclaim);所以,鑒定侵權事宜,必須先斷定請求權的權利范圍(scopeoftheclaims)。”[10]這個明顯有別于物權保護的保護范圍,是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的起點,更是知識產權侵權判定的難點之一。在知識產權審判實踐中,有的案件處理難度大,不少首先就難在權利保護范圍的確定上。 從總體的情況看,對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認定,都具有一個大體相同的認定流程,法官一般均按照該流程或者思路細致、嚴密地對所要認定的行為進行是否為侵權行為的客觀判斷。該認定流程將法官的主觀意志納入一個相對固定的思維模式,便于法官的認識進入一個可見又易于操作的程序,保證法官的內心確信更符合客觀實際,更具有客觀實在性。雖然對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各有特色,但它們的共性決定該認定流程的基本步驟為:第一步,權利及保護范圍的確定;第二步,分析其保護范圍的構成要素;第三步,針對被控侵權物提出并確定其權利實現范圍;第四步,分析其權利實現范圍構成要素;第五步,將兩者被確定的范圍和具體構成要素進行對比,準確適用各項判斷原則和方法;第六步,相同或相似性的判斷;第七步,作出認定侵權或不認定侵權的結果[11]。上述認定流程在各類知識產權侵權判斷中雖然表現形式和側重點略有不同,但形成法官心證基本思路和判斷流程是一致的。在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認定中證據問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則起著決定的作用。證據的采信和舉證責任的分擔又使本來就很復雜的侵權行為認定出現更為復雜的局面。本論文只想提醒讀者注意證據問題,在此不想贅述。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夫妻忠誠協議
2020-03-04生育保險報銷時間有限制嗎
2020-03-11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0-04-02合同的解除條件
2020-04-13個人債務糾紛這些證據材料不能少
2020-04-13關于民事糾紛的解決方案
2020-04-13農村房屋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22婚前協議可以作為遺囑嗎
2020-04-26公司不分紅,小股東何去何從?
2020-04-27員工離職需要公司批準嗎
2020-04-27夫妻雙方異地,該如何起訴離婚?
2020-04-28離婚孩子撫養權法院怎么判?
2020-04-28離婚中子女撫養權如何判決?
2020-04-28如何分清楚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離婚財產分割案件律師如何收費
2020-04-29猥褻兒童罪的細剖
2020-04-29離婚訴訟過錯方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29非法侵入住宅罪的詳解
2020-04-30離婚案件授權委托書怎么寫?
2020-05-01小孩變更撫養權要經過父母雙方同意嗎
2020-05-01新婚姻法關于子女撫養費的規定有哪些?
2020-05-02子女撫養費能否要求每年逐步增加?
2020-05-02子女撫養權變更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05-022020辦理離婚手續需要什么證件?
2020-05-02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3起訴對方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需要哪些證據?
2020-05-03離婚協議書能不寫撫養權嗎?需要包括哪些內容?
2020-05-04股東拒不參加股東會如何處理
2020-05-04酒后劃車是否算尋釁滋事
2020-05-28一級醫療事故的認定標準有哪些?
2020-05-04司法實踐中領取了離婚證以后還可以反悔嗎?
2020-05-05離婚后離婚協議書還有用嗎?
2020-05-05訴訟離婚需要到哪一方法院進行起訴?
2020-05-05公司不給報工傷如何處理
2020-05-06農村房屋拆遷如何進行評估
2020-05-06夫妻如何才可以解決婚姻關系?
2020-05-08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怎么分擔?如何請求減免?
2020-05-08離婚后還能不能要求夫妻共同財產重新分割?
2020-05-08國家節能補貼政策是什么
2020-05-08送養人需要需要哪些條件?哪些情況孩子不可以送養?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