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定書
(2005)東行終字第48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魏曉蕾,女,1983年6月19日出生,漢族,廣饒縣廣饒鎮十村人,現就讀于煙臺大學化學院,住該院。
委托代理人田惠臣,山東黃河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廣饒縣廣饒鎮十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杜曰生,村委會主任。
委托代理人陳紹信,山東廣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墾利縣人民法院就魏曉蕾與廣饒縣廣饒鎮十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十村村委會)口糧補助款分配糾紛一案,于2005年8月12日作出了(2005)墾行初字第31號行政裁定,上訴人魏曉蕾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5年9月8日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委托代理人田惠臣,被上訴人法定代表人杜曰生及其委托代理人陳紹信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認為魏曉蕾與十村村委會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于2004年5月簽訂了《廣饒鎮十村完善二次土地延包合同書》,該合同書對雙方的權利義務均作了明確約定。魏曉蕾因十村村委會不履行該土地延包合同而與之發生的糾紛,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爭議,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審判權限范圍。一審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裁定駁回魏曉蕾的起訴。
魏曉蕾不服一審裁定上訴稱,本案立案的案由是農業行政給付。本案的起因是村民委員會要求進行大戶經營而與各戶簽訂的合同。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關系,是不平等主體關系,而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是指平等主體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經濟關系。故原審法院裁定理由不妥,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墾利縣人民法院一審裁定,指定一審法院繼續審理,上訴費由被上訴人負擔。
十村村委會答辯稱,發放口糧補助款是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的,村委會執行的是大多數村民的意見。2004年7月,村委會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決定就土地調整成立領導小組,經過民主選舉,產生了上述臨時組織,組織成立后,通過向村民發放征求意見書的形式形成了最后決定。上訴人的情形被列在征求意見書第一條第(四)項,最后的統計結果未達到70%,故上訴人不能分得土地,亦不能享受口糧補助款。
村委會作為一個集體組織,有固定的成員數量,這種成員數量變動的標準就是戶口。此外,享受村民待遇還應具有農民身份,本案上訴人已轉為城鎮戶口,不再具有農民身份。農業戶口和城鎮戶口的差別仍然很大,國家亦分別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管理。請求二審法院對本案依法作出裁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起訴的訴訟請求是請求享有分配口糧補助款的權利,理由是基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廣饒鎮十村完善二次土地延包合同書》。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因土地延包合同的履行而產生的糾紛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爭議,不屬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請求不予支持。一審法院對本案的認定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宋繼業
審 判 員 侯麗萍
審 判 員 張曉麗
二00五年九月八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指令下級或其他同級法院重新確認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刑事抗訴請求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刑用)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報送罪犯×××死刑案件備案材料的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綜合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糾正不當假釋裁定意見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確認書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對保證人罰款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剖尸體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收監執行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