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經的抗日戰爭期間,經常會出現示威游行的現象,只要是因為不滿政府的一些決定和做法。而在當代,同樣會有示威游行的舉動,不過,一旦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影響社會治安,就會構成非法行為。那么,非法示威罪怎么判刑呢?一起來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罪的量刑標準
《刑法》第二百九十六條 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又拒不服從解散命令,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對集會、游行、示威的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應當立案:
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又拒不服從解散命令;
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又拒不從解散命令。
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而舉行
這里的法律即指《集會游行示威法》。該法規定對集會、游行、示威實行申請許可原則。這項原則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必須向公安機關提出申請,申明理由,不經申請而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的即為非法。舉行集會,游行、示威,必須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并獲得許可。集會、游行示威的主管機關是集會、游行、示威舉行地的市、縣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線經過兩個以上區、縣的,主管機關為經過區、縣的公安機關的共同上一級公安機關。下列活動不需申請:第一,國家舉行或者根據國家決定舉行的慶祝、紀念等活動。第二,國家機關、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依照法律、組織章程舉行的集會。舉行集會、游行、示威,必須有負責人。需要申請的游行、集會、示威,其負責人必須在舉行日期的5日前向主管機關遞交書面申請。申請書中應當載明集會、游行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人數、車輛數、使用音響設備的種類與數量、起止時間、地點(包括集會地和解散地)、路線和負責人的姓名、職業和住址。主管機關接到申請書后,應當在申請舉行日期的2日前,將許可或者不許可的決定書面通知其負責人;不許可的,應當說明理由。逾期不通知的,視為許可。申請舉行集會、游行、示威要求解決具體問題的,主管機關接到申請書后,可以通知有關機關或者單位同集會、游行、示威的負責人協商解決問題,并可以將申請舉行的時間推遲5日。
申請未獲許可而舉行
集會、游行、示威申請許可原則要求公安機關對申請進行審查,經過公安機關許可后方可舉行。雖申請而未獲得公安機關的許可舉行的,也是非法。這里的“未獲許可”的原因可能在于多方,有的是基于申請事項為法所禁止從而不被許可。《集會游行示威法》第12條定,申請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許可:“(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三)煽動民族分裂的;(四)有充分根據認定申請舉行的集會、游行、示威將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p>
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起止時間、地點、路線
這里的主管機關,是指集會、游行、示威舉行地的市、縣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游行、示威路線經過兩個以上區、縣的,主管機關為所經過區、縣的公安機關的共同上一級公安機關,具體而言,游行、示威路線在同一直轄市、省轄市、自治區轄市或者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派出機關所在地區經過兩個以上區、縣的,由該市公安局或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派出機關的公安處主管;在同一省、自治行政區域內經過兩個以上省轄市、自治區轄市或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派出機關所在地區的,由所在省、自治區公安廳主管;經過兩上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由公安部主管或者由公安部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主管。這里的“起止時間”,根據《集會游行示威法》的規定,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的起止時間除經過當地人民政府決定或者批準的以外,限于早六時至晚十時。就集會、游行、示威的地點而言,下列場所未經人民警察許可,不得進入主管機關為維持秩序臨時設置的警戒線以內:國家機關、軍事機關、廣播電視臺、電視臺、外國駐華使館領館等單位所在地。未經國務院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批準,下列場所周邊距離十米至三百米內,不得舉行集會、游行、示威:全國人大常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所在地、國賓下榻處、重要軍事設施、航空港、火車站和港口。違反上述規定即為“非法舉行”。就路線而言,如果游行隊伍行進中遇有前面路段臨時發生自然災害事故、交通事故及其他治安災害事故,或者游行隊伍之間、游行隊伍與圍觀群眾間發生嚴重沖突和混亂,以突然發生其他不能預料的情況,致使游行隊伍不能按照許可路線進行,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臨時決定改變游行隊伍進行路線。主管機關認為按照申請的時間、也點、路線舉行集會、游行、示威將對交通秩序和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影響的,在決定許可時或者決定許可后,可以變更舉行集會、游行、示威的時間、地點、路線,并及時通知其負責人。行為人不遵守上述規定的,不依照人民警察臨時改變后的行進路線進行游行活動的,視為“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路線進行”。
拒不服從解散命令
就是指對違反許可規定進行的集會、游行、示威,主管機關依法發出解散命令,拒不服從命令仍予以進行的情形。這是構成本罪的一個重要的客觀特征。行為人雖實施上述違法行為,但在主管機關依法作出解散命令后,行為人聽從解散命令,服從管理的,不構成本罪。集會、游行、示威應當按照許可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起止時間、地點、路線及其他事項進行。舉行集會游行、示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應當予以制止,(1)未依照法律規定申請或者申請未獲許可的;(2)未按照主管機關許可的目的、方式、標語、口號、起止時間、地點、路線進行的;(3)在進行中出現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情況的。有上述情形之一,不聽制止的,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有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采取必要手段強行驅散,并對拒不服從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或者即予以拘留。
作出解散命令的主體應是人民警察現場負責人而非其他任何公民。解散命令,指使參與集會、游行、示威的人離開及分散的命令。既可以是口頭形式,也可以是書面形式,既可以有關人員直接傳達,也可以通過他人告知,但解散命令應為合法,必須對于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的人員發出并能為他們所認識、知悉。如果行為人因未接到解散命令的通知沒有解散的,不構成拒不解散。所謂不解散,即指不離開、不分散,比如行為人已接到解散命令后,仍聚集眾人原地不動,或雖然離開原地點,但仍然不散去。如果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的人群的一部分已經解散,但其余的人未解散的,則負責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仍應負拒不服從解散命令的罪責。另外,解散須出于行為人的自由意思,意味著主動地脫離集會、游行、示威的狀態,如果行為人被強制力驅散或者為避免逮捕而逃跑的,不能認為是解散。
不服從解散命令的行為方式,多表現為暴力、威脅方式。行為人若以暴力或威脅方式對正在執行解散命令的相關人員進行阻撓的,足以表明行為人對待解散命令的對抗性及嚴重程度,已構成拒不服從解散命令的行為,但并不此為限。
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構成本罪,不僅要求行為人非法舉行集會、游行、示威且拒不服從解散命令,還要求行為造成社會秩序嚴重破壞的結果。未發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的,不以本罪論處。所謂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是指造成社會秩序、交通秩序混亂,致使生產、工作、生活和教學、科研無法正常進行,比如致使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工作無法正常進行;致使工廠、企業生產停工,造成交通癱瘓;或者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等等。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相信大家好好閱讀之后,就能知道非法示威罪怎么判刑這一問題的答案了。凡是非法示威的人,會依據當事人的犯罪行為,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的則是拘役或者管制,還有可能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因此,不可以隨意示威游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柯,女,漢族,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在讀研究生,2015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取得A證法律職業資格,現為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年輕、活力、專業、認真、誠信。擅長:民事糾紛調解,行政復議,公司企業法律事務,法律顧問,人身損害賠償,婚姻家庭,刑事辯護,合同糾紛,勞動工傷,保險理賠,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等。 從業格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惟有客觀事實才是最高的權威! ??聯系方式:19999269988、15923547832 地 ??址:新疆喀什市克孜多維路527號香城大廈4單元12樓 新疆正嘉律師事務所 郵箱:920005170@qq.com
事實婚姻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2-25如何寫離婚起訴書
2021-01-20軍人離婚財產分割的法律規定
2020-12-22離婚后女方戶口怎么辦?
2021-03-08書寫有子女離婚起訴書范文應注意的問題
2020-12-05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1-12家暴離婚律師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0-11-09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6女方起訴離婚程序
2021-02-24單方離婚起訴書如何寫?
2021-02-24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女方單方面提出離婚需要哪些條件
2020-11-26過錯方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01離婚了孩子能改姓嗎?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5怎樣才能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呢?
2021-01-06起訴生父索要撫養費不給錢可以嗎,起訴書怎么寫?
2021-02-09出生證明的名字可以改嗎
2021-02-02離婚小孩撫養費標準及支付方式
2020-11-12子女撫養費協議怎么寫?
2021-03-10未婚生子罰款是多少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