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飛速提高,普通老百姓對于消費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個要求高,主要體現在對產品的品牌意識、質量意識上。生活中,我們還是會時刻遇到假冒偽劣產品的侵害。那么,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怎樣的,多少涉及多少金額能夠定罪?律霸的編輯將在本文中為大家說明。
一、定義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行為是生產、銷售行為。
二、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這里要注意的是:
1、“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4、“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5、對于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6、“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7、“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
對于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估價機構進行確定。
本文列明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各種情況的立案標準,供大家參考。在誠信社會中,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除了損害消費者利益外,也會極大損害誠實守信企業的利益,所以需要社會各界來共同監督。在讀完本文后,如您對相關罪責還有不清楚,可以登錄律霸網向專業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有貸款離婚房產證去名字怎么辦手續?
2020-11-24不準離婚判決書范文
2021-03-10離婚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01起訴離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2男方起訴離婚怎么寫訴狀,如何寫離婚起訴狀
2020-12-162020中國離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有哪些?
2021-03-16離婚協議書怎么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24離婚答辯狀開庭時提交嗎
2021-01-16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標準
2021-01-18法定監護人順序是怎樣的,監護人應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05女兒訴生父索要撫養費可以嗎?
2020-12-31未婚生子撫養權歸誰,怎么確定子女的撫養權
2021-01-12監護權變更協議書
2021-02-27離婚后的探視權的法律規定
2020-11-15男方爭取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最新內容有哪些?
2020-11-242020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哺乳期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所需要包含什么內容
2021-02-04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訴訟費用是多少?
2021-03-07夫妻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