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婚姻損害賠償這一新的內容,但在實際操作這一層面上,尚無具體的規定。對比修改前后的婚姻法,不難發現,修改前的婚姻法只在離婚財產處理時,有“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后來作出了“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性規定。而修改后的婚姻法除了三十九條、四十條對分割夫妻共有財產上作出規定外,還在新增加的“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一章中作出了四種導致離婚的重大過錯行為,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的規定。有人對此提出疑義,認為在離婚財產的處理中即已照顧無過錯方,就無必要再規定損害賠償內容。這是對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性質不理解造成的。其實離婚財產分割與離婚損害是完全不同的,其主要區別在于:
一、性質不同。離婚時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其依據的是物權上之共有關系-即依據夫妻關系的平等性而享有的對夫妻共有財產的平等的所有權,其表現形式為請求平等分割財產的權利。婚姻實質上為親屬上之身份契約。此種契約以夫妻雙方互相關愛、信賴、共同生活為基礎而存在,并以結婚登記為成立要件,一經登記,即成立了身份上的夫妻關系,同時產生今后夫妻財產的共
四、主體不同。離婚財產分割的主體為夫妻雙方,非涉及第三人。而在離婚過錯損害賠償中,致害方除來自夫妻一方外,還有第三方存在之可能。如在重婚、同居導致離婚,受害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的情形中,必定存在與夫(或妻)存在重婚、同居關系之第三人(俗稱第三者)。由于損害賠償構成要件中,一方(非限制在夫妻,也包括第三人)要有過錯,因此,對于第三人不知與其重婚、同居者為有配偶之人而與其重婚、同居,由此導致他人離婚是否構成侵權尚存爭議。但對于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仍與其重婚、同居,無疑侵犯了他人的夫妻關系,則其侵權行為成立是毫無疑義的。雖然我國婚姻法未明確規定第三人可作為侵權主體,但從侵權法理論分析則是完全符合法定之要件的。實際上,國外立法例中,法國、瑞士、日本、美國等都確定了過錯方及第三人對受害人的婚姻家庭的破裂共負責任,無過錯方(受害方)有權請求第三人賠償的原則。故筆者認為,離婚損害賠償的主體應包括有過錯的夫妻一方及第三人。
五、訴訟時效不同。我國民法規定了訴訟時效,但過于原則,對訴訟時效客體未作具體規定。對于離婚之訴是否適用訴訟時效,由于訴訟時效之立法本意是對權利人不行使權利的事實狀態與法律關系之外觀不符并長時間延續時,從法律上擬制該事實狀態成為法律狀態而使權利人之請求權喪失,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其事實狀態與法律關系是一致的,故離婚不能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即夫妻一方可隨時提起離婚訴訟,包括分割夫妻共有財產。而對于離婚損害賠償,由于其本質上歸侵權行為法調整,故當受害人行使賠償請求權時,應受到訴訟時效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國家和地區對重婚、通奸所引起的離婚之訴規定了除斥期間,如我國臺灣地區民法規定,自知悉后6個月或自情事發生后逾5年者不得請求離婚,瑞士、德國、日本等民法都有類似規定。其立法理由是對這些特殊行為如果長期不主張,則應認為受害方已原諒了過錯方。我國法律尚未明確規定有除斥期間,在完善我國民法之時效制度,將取得時效、消滅時效(包括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納入民法典的內容的過程中,國外立法例無疑是我國立法界值得借鑒的經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婚前財產公證?婚前財產公證辦理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31分居后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31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
2021-02-01離婚后戶口怎么遷出?
2021-02-022020夫妻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4如何起訴離婚,該做些什么準備
2020-12-06中國離婚率最高的城市有哪些
2020-11-13訴訟離婚審理程序是怎樣的,起訴離婚法院會判離嗎?
2021-01-12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0-11-11同意離婚答辯狀范文
2021-01-09孩子出生證明丟了怎么辦?
2021-03-12變更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5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1-04離婚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如何規定的?
2020-12-29男方無財產拒付撫養費被拘留幾天?
2021-01-09離婚后撫養權問題的處理辦法
2021-01-16夫妻離婚小孩撫養權怎么分配?
2020-12-21被撫養人生活費如何取得
2020-12-16怎么寫夫妻財產公證協議書?
2020-12-31新婚姻法關于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