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又稱死亡補償費,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給其近親屬所造成的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根據法律規定,死亡賠償金怎么計算呢?以下是律霸網小編收集到的關于死亡賠償金計算方法、計算期限等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計算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死亡賠償金采取定型化賠償模式,即賠償數額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這一計算標準既與過去的法律法規相銜接,又不致因主觀計算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注:
1、按照這一計算標準,死亡賠償金比過去提高一倍多。
2、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30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3、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前,《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死亡補償費按照交通事故發生地平均生活費計算,《國家賠償法》對于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為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沒有規定具體的標準。
計算期限
1、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這既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計算的歷史連續性,也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
2、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將遞減的年齡起點定為60歲,主要根據是國家統計局的咨詢意見。
國家統計局的專家介紹,平均壽命在統計學上是一個動態概念而非靜態概念。平均壽命70歲,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而50、60歲乃至70歲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當然就不一定是70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計算,60、70、75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36、81.39和83.69歲。國家統計局的專家據此建議,將賠償期限遞減的起點調整為60歲,75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以與統計結果相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采納了這一意見。
注: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之前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期限上,《道路交通處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是補償十年。對不滿十六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而《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是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需帶證件有哪些,夫妻離婚要準備什么證件
2020-12-212020年法院調解離婚程序及步驟
2020-12-16離婚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2離婚答辯狀怎么寫有利 如何規范書寫
2020-12-26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04新婚姻法離婚后財產分割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1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標準有哪些?
2020-11-28子女撫養權變更手續有哪些
2020-12-20關于爭奪子女撫養權的取證技巧
2020-12-03監護權變更協議怎么寫,如何寫變更監護權協議書?
2020-11-12夫妻離婚小孩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0-12-25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確定
2020-12-27子女撫養費法律規定是怎樣的?如何確定子女的撫養費?
2021-03-232020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撫養權變更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2020-12-27移民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1-07離婚孩子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11出生證明辦理流程
2021-02-18離婚如何分割按揭房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