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可能涉嫌誹謗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此罪者,除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者外,只有被告知后,方予處理。
這里所謂的“只有被告知”是指當受害人投訴告知時,法院才會接受誹謗,否則法院不會接受誹謗。”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如受害人因誹謗致人死亡;引起當地人民憤怒;外國人誹謗影響國際關系等,受害人不說或者說不出來,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的對象。在侵權法中,侮辱和誹謗他人可以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侮辱和誹謗是侵犯他人名譽權的兩種主要方式。在刑法中,侮辱、誹謗他人可以分別構成侮辱罪和誹謗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侮辱、誹謗形式侵犯名譽罪與侮辱、誹謗罪的區別在于:(1)行為人的主觀要件不同。在名譽權侵權中,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也就是說,不法分子的過失損害他人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的范圍。(2)侵權情節不同。侵權情節是指損害行為的性質、手段、方式和結果。構成侮辱罪、誹謗罪的,要求傷害情節嚴重。如街頭強行脫下女裝,故意編造、散布他人受賄數額巨大的虛假事實等,侵犯名譽不需要“情節嚴重”。(3)危害后果的程度不同。侮辱、誹謗罪具有嚴重的危害后果,對他人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比如侮辱、誹謗他人的情節特別惡劣,導致受害人在忍受侮辱、誹謗后精神失常,甚至自殺。侵犯名譽權不需要造成嚴重的危害后果。誹謗罪的內容如下:1。我國刑法規定了貶低、損害他人人格、名譽罪,即侮辱罪和誹謗罪。但前者是以暴力或其他手段公開進行的,后者是指故意捏造和傳播虛構事實。但兩罪的認定關鍵是情節達到嚴重性標準。相反,不構成犯罪。2、 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起訴侵權人民事侵權。可以要求他們停止侵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并道歉。造成財產和人身損失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造成一定精神損害的,可以要求精神賠償。
對于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不僅會給他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而且本身也有違法和道德行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人將受到法律的懲罰。如果以上內容不能解決問題,也歡迎您咨詢專業法律顧問。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的等級分為幾種
2020-12-10個人銷售口罩違法嗎
2021-01-18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