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上班途中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負責嗎?民法上有一種理論叫“雇主責任”,即勞動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造成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那么,這一原則是否適用于勞動者因自身過錯在通勤途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由用人單位(或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的情形?重點是勞動者的通勤行為是否屬于履行工作職責?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4條,“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自己的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工作任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最高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時造成人身損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一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上述人員有與其職責無關的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交通事故,是指因車輛故障或者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事故。交通事故不僅是不明人員違反交通管理法規造成的,而且是地震、臺風、山洪、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因車輛在道路上的過失或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事故。
交通事故應具備以下要素:
(1)必須由車輛引起。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任何車輛都不能構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與行人在道路上碰撞不構成交通事故;
(2)發生在道路上。道路是指本單位管轄范圍內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道路、城市道路和場所,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公共通行場所;
(三)體育運動中。如果車輛處于完全停止狀態,行人主動與車輛相撞或乘客上下車,擠壓、墜落、傷亡事故不屬于交通事故;
(4)有情況。指碰撞、滾動、刮擦、翻倒、墜落、爆炸、火災等現象之一;(5)人為原因。是指事故的發生是由于事故一方(肇事者)的過失或意外行為造成的。如果是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們無法抵抗的,那就不是交通事故;
(6)一定有損害后果。損害后果僅指直接損害后果,是物質損失,包括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7)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是過失或其他意外因素。如果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是故意的,就不是交通事故。以上是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希望他們能幫助你。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幫助,律師協會為您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證改名字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7農民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3-06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被車撞如何索賠
2020-12-09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合同中是否需要約定稅率
2020-11-20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工廠私自解除勞動合同怎么維權
2021-03-13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