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規范公民消費權益保護過程中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一般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指1993年10月31日頒布、1994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該法的頒布實施,是我國首次以立法形式充分承認消費者權利。這對于保護消費者權益,規范經營者行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特點。該法共列出9項消費者權益,顯示出較高的保護水平。特別強調經營者的義務。首先,規定經營者和消費者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其次,經營者對特定消費者和公眾的義務在專門一章中作了規定。鼓勵和動員全社會承擔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責任,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進行全方位監督。重視對消費者的群體保護,在專門章節中規定消費者組織的法律地位。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第三條、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該法的適用對象:。消費者因日常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謂消費者,是指為個人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自然人。這與世界上的一般理論是一致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消費者政策委員會將消費者定義為“為個人目的購買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社會個體成員”。因為分散的、個別的自然人在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需要法律的特別保護。因此,從事消費活動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不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意義上的“消費者”。農民購買和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應當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宗旨是保護消費者這一與經營者相對的特殊群體的合法權益。農民購買生產資料雖然直接用于農業生產,但并不是為了個人消費,而是作為經營者的反面,其弱勢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四條將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納入法律保護范圍。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其生產、銷售的商品或者服務的,適用消費者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核心是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經營者在處理與消費者的關系時,首先應當遵守法律的有關規定;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撫養費包括教育費嗎
2021-01-31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