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包人變更非農業建設用地農業用途的,承包人依法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權、收益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權。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7條規定,承包人有義務保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將其用于非農建設。土地管理法規定了嚴格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審批程序,以及土地征用和使用的審批程序。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必須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經有關人民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承包人不履行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批準手續,或者騙取批準,將承包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分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此外,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履行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承包人在合同經營活動中有上述行為的,屬于嚴重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2) 承包人進行破壞性和掠奪性管理,對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土地永久性損害是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掠奪性管理、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構筑物、取土、采礦等原因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鹽堿化和農業破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很難用一般的人力物力恢復種植條件的破壞。發包人發現承包人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有權制止承包人的行為,并要求承包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承包人對承包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發包人有權制止,并有權要求承包人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若干規定》第二十八條規定:“發包人要求承包人賠償因承包人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或者破壞性、掠奪性生產經營承包經營標的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3) 承包人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合同費用的,承包人有按合同約定支付合同費用的義務。承包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期限和金額支付合同費用,不得無故拖延、拒絕或者少付。否則,將構成違約。構成違約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承擔違約責任。因支付合同價款等方面發生爭議的,合同雙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決。《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在農業合同中,對合同金額、支付比例、支付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查明事實和責任的基礎上,主持雙方調解。當事人不愿調解或者調解不成的,依照本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處理。”。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審理農業承包糾紛時,對承包人應當承擔的義務中超出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部分不予保護。但是,采用招標、拍賣方式訂立合同的,應當通過公開招標或者競爭性招標確定合同費用;采用協商方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由雙方協商確定合同費用。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主責死亡賠償如何談判
2020-12-23醫療事故中對醫療機構的處罰有哪些
2021-01-31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貸款擔保一定要抵押物嗎
2020-11-22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有幾級
2021-01-16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