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拆遷有補償嗎?賠償標準是什么?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溫室氣體的征收如何補償沒有直接規定。溫室是建在農用地上的,溫室的征用就是對農用地的征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公告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對被征收土地的現狀進行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公布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村、村民小組范圍內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至少30天,聽取被征收農村集體意見和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意見,村民委員會和其他有關方面。
被征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多數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聽證,修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情況。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向房地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計算落實有關費用,確保足額到位,并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申請征收土地,應當如實說明。有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申請征地。第四十八條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證被征地農民原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建議咨詢公司的專業意見和專業律師律師網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護自己的利益。如果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你也可以找到相關的法律來解決這個問題。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全文有關房產、離婚、孩子撫養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13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光伏拆遷補償應如何應對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