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土地是農民維持生活和生產的基本生產資料,為了防止失地后農民基本生活水平的下降,《土地管理法》規定,依照第四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不能達到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的,對補償過高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提高征地補償標準,但提高的安置補助和土地補償費標準不得超過前三年被征地平均產值的30倍。
此外,還有地面附著物和幼苗的補償費用。要依法足額、及時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依照現行法律、法規支付的土地補償款和安置補助費,不能維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足以支付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由省人民政府支付,自治區、直轄市批準增加安置補助。如果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的總額達到法定上限,不足以維持被征地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當地人民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這一規定進一步保障了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
2。間接補償原則在很多情況下,開發商負責征地補償,但從法律的角度看,征地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不是開發商向農民購買土地,為國家征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把集體土地變成國有土地。因此,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土地征收補償金由國家支付給失地農民和集體,而不是開發商或土地使用者。
3。權利義務一致性原則。在征地補償分配中,要堅持平等原則,充分保障集體經濟組織的每一個成員或村民享有平等待遇,正確處理利益關系。少數成員或村民被剝奪土地補償分配收益權的原因主要是經濟利益驅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收入和土地補償分配總量每次都是固定的。為了分配更多的集體收入,只有減少應分配的人數,才能使大多數村民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合理分配征地款是保證每一個成員或村民都有土地收益權的前提。以上是關于土地補償的原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律霸官方網站并在線咨詢我們的律霸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官司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09栽贓誹謗的責任如何認定,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08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上市公司收購流程有哪些
2021-02-01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