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應當履行預仲裁程序。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因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發生爭議的,如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承擔違反競業限制義務的違約金或者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賠償金等,屬于典型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義務,侵犯公司商業秘密,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為由提起訴訟的,應當先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那么競業禁止條款就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而不僅僅作為勞動合同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存在。雙方爭議屬于一般商業秘密侵權糾紛,不受勞動仲裁前置程序的限制,用人單位可以獨立提起民事訴訟。因此,勞動者違反競業禁止義務,同時侵犯商業秘密的,用人單位有權選擇仲裁,申請仲裁或者直接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本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下列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爭議:
(一)因確認發生的爭議勞動關系糾紛(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糾紛(三)因退市、辭退、辭職、辭職發生的糾紛(四)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等方面的糾紛,培訓和勞動保護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引起的爭議(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如何規定競業禁止企業在運用競業禁止條款進行自我保護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有相應規定或協議的企業必須盡可能細化條款。在競業禁止條款的設置上,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各種可能,并將其寫在紙上。一些企業在競業禁止賠償問題上經常與員工發生沖突,員工離職后往往不愿支付相應的競業禁止賠償金。但如發生糾紛,員工可以企業未支付賠償金為由自由離職。至于競業賠償,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的賠償金額
3.在制定條款時要注意,一旦員工違反了合同競業禁止條款,該如何處理。一般來說,企業違反條約后沒有明確相應的處理辦法,而是與員工口頭約定,這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
4.員工進入核心崗位前,應當與員工簽訂競業禁止合同,以上是律霸.com編輯對“競業禁止條款是否應首先仲裁”的回答,而不是在他們離開后簽字。可以理解,競業禁止條款可以作為一種獨立的商業秘密保護措施而存在,不僅是勞動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不受仲裁程序的預先限制。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后還可以變更解除嗎
2020-12-27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住改非拆遷的補償標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