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一家公司找到工作時,我簽的勞動合同上寫著每月5日是公司的發薪日。起初,公司按規定按時發放工資,但后來,由于財務賬目出現問題,公司沒有解決。5日已無法按時向員工發放工資。確切地說,20號之前已經不允許員工領取工資了,20號以后具體哪天發工資也不確定,我想勞動合同明確規定每月5號是發工資的日子,所以我和公司經理商量了一下,要求每月按時發放工資,對拖欠的工資要求一定的補償。公司經理拿出《勞動法》,聲稱自己的做法有法可依,并向我解釋說,《勞動法》規定工資按月發放,只要在一個月內發放工資,就符合法律規定,而且不存在拖欠工資的問題,聽了公司領導的話,我也不知所措。我能否向企業申訴律師的回答是:
這個企業的行為屬于拖欠工資。企業對按月支付工資的規定存在誤解,員工因不懂法律而在企業侵權面前無所適從。
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應當按月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勞動部發布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辦發〔1994〕489號)也有如下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付款。工資每月至少發放一次。要正確理解《勞動法》規定的按月支付工資的含義,就要把握好這三點:一是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在一個月內,企業可以決定哪一天是工資發放日,但日期必須是固定的。如果實行周、日、時工資制,工資可以按周、日、時發放。對完成一次性臨時性勞動或者特定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在完成工作任務后立即按照有關協議或者合同支付工資
其次,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工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工資支付日為每月工資支付日。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約定付款日期,每月必須按約定日期付款,不得隨意變更。如果他們在約定的日期之后付款,他們將拖欠雇員的工資。例如,勞動合同約定的發薪日為每月5日的,則該日的工資按月發放。如果當月發生變化,很難保證月供。例如,工資將在3月5日發放,4月15日發放,5月25日發放。因此,從3月到5月,工資分別推遲了10天和20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認為只要在一個月內的任何一天發放工資,工資就按月發放,這顯然是錯誤的第三,如果發薪日是節假日,就應該在最近的工作日提前發放,而不是晚發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勞務用工和合同用工是什么意思
2021-03-04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