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取消了原合同了嗎?有效嗎?《合同法》第34條規定,用人單位合并或者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應當由繼承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合同的有效要件
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指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部效力意思,即:,其效果意圖與行為表現一致。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它是意思自治原則的自然要求。如果意向表達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取決于具體情況。如果存在普遍誤解,本合同仍然有效。如有重大誤解,可撤銷合同。如果利用他人的危險,合同明顯不公平,合同可以撤銷。因欺詐、脅迫行為成立合同,國家利益受到損害的,合同無效;如果不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解除。
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一方面,這里的法律應該擴大,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和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另一方面,它應該縮小到只指強制性規范,不包括任意性規范。合同不得違反強制性規范,強制性規范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決定,是一項一般原則。除法律強制性規范外,本合同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因為社會生活廣泛,經濟交往眾多,情況復雜。法律不可能規定所有情況,因此不允許將侵犯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最后一道防線。需要指出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未指定多數人的利益。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切政治基礎、公共秩序、道德規范和習俗都可以包含在其中。違反合同的行為嚴重背離了合同制度的目的,危害極大,是不可允許的。一方面,它可以彌補社會發展造成的法律調整的漏洞和脫節;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社會道德和道德規范。合同的標的物必須確定,并且可能確定。合同的標的物決定了合同權利和義務的質量和數量。沒有它,合同將失去其目的和積極意義,應該是無效的。合同標的物的可能性,是指合同價款可以實現。合同標的物的確定,是指合同標的物從一開始就確定或者可以確定
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這一要件要求當事人了解合同的狀態和法律效力,這對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減少糾紛具有重要意義。原則上,自然人必須具有簽署合同的全部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簽署合同,應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表其簽署,但下列情況除外:
(1)他們可以獨立簽署合同,獲得獎勵、禮物和報酬等純粹的利益,(2)a>民事行為能力有限的人可以簽訂適合其年齡、智力和心理健康的合同
(3)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獨立簽訂標準合同或事實合同,如使用自動售貨機,乘坐交通工具進入花園場所(4)簽訂免費財產處置合同,如學費、差旅費和其他財產,以及法定代理人打算處置的財產。
(5)經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其他合同。根據中國原有的法律規定和理論,法人簽訂合同受到其目的、目的、章程和經營范圍的嚴格限制。超出經營范圍的合同無效。這一做法受到了理論界的批評,并根據對上述內容的相關回答而發展
,公司現已被取消,之前與他人簽訂的合同有效。但是,隨著公司主體資格的消失,合同另一方不需要繼續履行,也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您有相關法律意見,可以致電盧巴在線律師進行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傷人的家人是否有誤工費
2020-11-17收購要約約定的收購期限不得少于多少
2020-11-28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無性婚姻訴訟時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3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