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簡介:十年前約定的土地分包價格是否可以基于公平原則要求變更價格
2004年3月24日,馬和蘇協商,馬將其家族承包的4.4畝土地分包給蘇,并簽署了一份土地轉讓協議,合同期限為20年,從2004年到2023年底。合同價格為每公頃500.00元,每畝50元,合同總費用為4400.00元。現在,由于國家農業優惠政策的出臺和農民之間土地轉讓價格的不斷上漲,雙方繼續履行土地轉讓協議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根據公平原則,蘇某需要在2015年1月至12月31日期間增加土地承包費,并按每畝每年700.00元(不含糧食直補)向馬某支付,2023年,蘇認為,當我購買土地時,我籌集資金購買土地。我沒有從這些土地中受益。我不同意增加合同費。法院裁定,基于公平原則,分包費應當增加
法院認為,根據原告與被告簽訂土地分包合同的時間和當地合同流轉價格,根據民事訴訟公平原則,雙方約定的土地分包費調整為每年4225.00元。被告應當按照本標準增加土地分包費的支付。判決書如下:自2015年起,被告每年向原告馬玉額外支付土地出讓金1639.00元[(4225.00元/長x0.44長)-(500.00元/長x0.44長])。這筆款項每年支付一次,將于每年1月1日一次性支付,直至2023年。其中,2015年增加的土地出讓金1639.00元于2015年12月30日支付,案件受理費475.00元由被告承擔。在本判決規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給付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律師聲明: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為了使合同的履行更加公平合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合同成立后,客觀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不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是雙方在簽訂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也不是商業風險。如果繼續履行合同對一方明顯不公平或未能實現合同目的,且該方要求人民賠償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應當根據公平原則,結合本案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在本案中,原告和被告簽署了土地分包合同,并按照原協議履行,這明顯違反了公平原則。因此,應根據公平原則適當修改合同內容,以使合同的履行更加公平合理。
基于上述介紹,分包商在簽訂合同時,本著公平的原則,可以適當增加合同費用。我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您將對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有一定的法律認識。如果您在這方面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魯巴律師。com,誰會給你專業的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賠償要考慮哪些
2021-03-25工傷認定時間規定有多久
2021-01-02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男方提離婚要求退還彩禮,女方退嗎
2021-01-27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房產典當
2021-03-14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廣州同一事故造成多人傷亡保險公司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