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可導致合同無效
我國《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哪些情形下保證合同無效
(一)根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因此給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處理。
(二)根據解釋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提供保證的,保證合同無效。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保證人為企業法人的職能部門的,因此造成的損失由債權人自行承擔。
(三)根據《擔保法》第三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證人不承擔民事責任:(1)主合同當事人雙方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的;(2)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提供保證的。
(四)主合同有效而擔保合同無效,債權人無過錯的,擔保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債權人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債權人、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
(五)主合同無效而導致擔保合同無效,擔保人無過錯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擔保人有過錯的,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部分,不應超過債務人不能清償部分的三分之一。
無效合同的后果
我國《民事通則》第61條規定:“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后,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對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的、集體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
無效合同導致的后果不僅僅是過錯方賠償受損,對方也會因為合同的無效遭受經濟損失或者浪費時間和資源。所以導致合同無效是兩敗俱傷的行為,后果嚴重的甚至會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您有法律需求,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長期遭受冷暴力離婚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1-02-13被打能構成輕傷嗎?
2020-11-15出國簽證辦理流程
2020-12-17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保險的作用
2021-03-17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雙方是誰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