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離婚雙方同意一審能判嗎?
起訴離婚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就可以一審判決,雙方可以攜帶相關證件去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起訴離婚法院進行判決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到兩個人的感情狀況等等。有些人不確定雙方的感情是否破裂足以支撐到律師判離,也想要拿到孩子撫養權。起訴離婚判決時如果對方同意離婚,可以私底下和解要求離婚,不用法院繼續審理。
二、如何爭取子女的撫養權
1、雙方基本條件的取證
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取證,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性質、工作環境、收入狀況、居住條件、文化程度、性格修養等,通過對雙方的基本條件進行比較分析,突出有利因素。即使夫妻雙方的基本條件,如工資收入、教育程度等差異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沒有差異。比如,一方的思想品質,就在爭取孩子撫養權方面尤為重要,因為直接撫養方的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2、雙方父母基本條件的取證
很多時候,真正帶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別是對于學齡前兒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環境,以及長期帶孩子的父母的意見及身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子撫養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環境方面的取證
離婚案件中孩子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是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雙方離婚,但有一方距離學校較近,或生活小區成熟,對孩子人學、生活最為有利,當然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因此,這方面的取證工作也是必須的。
4、孩子的意見相當重要
一般,法院在處理撫養問題上,會認真聽取十周歲以上孩子的意見,并做筆錄入卷。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隨自己生活是尤為重要的。
十周歲以上的孩子一般比我們這一代人更為成熟,對于離婚的含義及后果都基本了解,雖然這樣會對其造成傷害,但這種傷害是避免不了的,使孩子由對其成長最為有利一方撫養,算是對其的補救吧。
5、考慮法官判決孩子撫養權歸屬的因素
子女撫養方面,在進行辯論時,主要圍繞孩子判歸誰對孩子成長更為有利這一個中心原則展開。比如,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辯論:
其一,孩子的年齡。根據《婚姻法》及其相關規定,2周歲之內的孩子一般歸女方撫養;如果孩子在幼兒期,同等條件下,法官判歸女方撫養的可能性會相對大一些。
其二,從孩子的性別。如果孩子是女孩子,且年齡將近十歲,因為女方對于指導孩子的青春期更為有經驗,故同等條件下,法院判歸女方的可能性更大。
其三,從雙方的經濟條件。如果父母一方收入較高,可能會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撫養條件,在同等條件下,法院就有可能將孩子判歸收入較高的一方。
其四,從孩子一貫的生長環境,比如,孩子一直由爺爺奶奶帶著,或者孩子一直住在某套房屋中,上學也在該房屋周邊等,這些都是法官考慮孩子撫養權歸屬的因素。
離婚起訴時,如果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的話,就不需要進行司法審判來進行認定了。需要明確的是,雙方在無法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才需要對離婚起訴案件進行訴訟來解決,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也是會尊重雙方當事人的決定的,因為法律規定中離婚的判決原則就是要尊重男女雙方的意見。
第一次起訴離婚會有律師介入嗎
起訴離婚后結婚證丟了怎么辦
第二次起訴離婚無故缺席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李敏律師,從事律師工作20年之久,現為山東滕州滕國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經驗豐富。執業以來成功代理刑事辯護、勞動爭議、婚姻糾紛、合同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以及房屋買賣糾紛等各種案件,辦理十多起意外死亡案件,圓滿解決,為刑事被告人多人多次提供罪輕、緩刑、無罪辯護,并獲采納,現為十余家企事業單位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提供法律咨詢幾千次!深研法學,法學功底扎實,自從事律師工作以來,盡心、盡責為當事人服務,審慎處理各項法律事務,其處事作風和辦案思路獲得當事人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房屋贈與,后悔了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4破壞軍人婚姻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21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公司瑕疵設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1限制消費令下達多久會生效
2021-02-24老公私自賣房,我該怎么辦
2021-01-08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