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產生締約過失責任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1)締約過失責任只能發生在締約階段。締約過失責任是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責任,因此,它只能發生在合同的締結階段,而不能發生在合同成立后。《合同法》第42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由于合同的訂立應采用要約、承諾方式,因此締約過失責任的起始點應當以要約生效時為準;在要約未生效前,當事人還談不上就締約進行磋商,因此也就沒有先合同義務的存在。
(2)一方違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的義務。由于締約過失責任發生在締約階段,當事人之間并沒有合同義務,因此,它不是違反合同義務的后果,而是違反先合同義務的后果。先合同義務既不是由當事人約定的,也不是當事人可以排除的,它是法律為維護交易安全和保護締約當事人各方的利益,基于誠實信用原則而賦予當事人的法定注意義務,它的內容依不同情形,主要是告知、說明、協作、照顧、忠實、保密、保護等。
(3)一方受有損失。締約過失責任屬于以賠償損失為內容的責任,因此,一方受有損失是締約過失責任的構成要件。雖有一方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但另一方未受有損失的,也不發生締約過失責任。不過,締約過失責任中的損失主要是指另一方當事人因信賴合同的成立和有效而遭受的信賴利益損失,如訂立合同的費用、準備履行的費用等,而不包括履行利益的損失。
(4)一方故意或過失違反先合同義務與另一方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另一方雖受有損失,但此損失并非因一方故意或過失違反締約中的先合同義務造成的,也不能發生締約過失責任。
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對于如何產生締約過失責任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才能從法律的角度上得到相應的保護。這對于一方來說就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大家可以通過本文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醫鑒定多少天有效期
2021-03-22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開發商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4如何解除收養關系
2020-12-15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