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財產分割依據的原則是什么?
法院判決離婚財產糾紛,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一)男女平等原則
男女平等原則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二)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
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三)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
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后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孩子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孩子的合法財產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四)權利不得濫用原則
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于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傾向無過錯方
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3)實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配偶一方不法侵害配偶他方,基于配偶身份享有的合法權益,其過錯行為導致婚姻關系破裂,離婚時無過錯方對此所受到的損害有權請求賠償,過錯方則負有賠償損失、給付撫慰金的民事責任。當然離婚無過錯方在分割財產上是可以要求另一方少分或者不分的。
其實,一切都是要以自己收集的證據和法院最終審判的結果為準的,這幾個原則法院在適用的時候都是非常的謹慎的,比如要偏向于無過錯方,但是法院的自由裁量權不能大到就完全忽略了過錯方的權益。財產的分割可能耗時會比較長一些,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大家通過協商處理。
最新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年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是怎樣的
新婚姻法婚前財產分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車不是肇事司機的可以財產保全嗎
2020-12-25公司股東分紅要交稅嗎
2020-12-17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