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傷
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工傷與公傷的區別
主體及相互間關系不同。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帶有行政屬性。確定待遇的依據不同。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條例和地方行政法規確定。公傷待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能否參加工傷保險待遇不同。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待遇支付主體不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公傷待遇由所在單位支付。爭議解決途徑不同。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對單位公傷待遇有異議的,只能先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醉酒致傷亡算不算工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鑒別方法
工傷是相對于非因公負傷而言,是因公負傷的簡稱。之前由于體制的原因我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因工作原因負傷致殘通常采用該術語,現行《工傷保險條例》已經適用于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公傷只存在于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人員,對于與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之間形成勞動關系的其他工作人員仍然適用工傷。
工傷責任認定
1、雇主無責任階段
這種做法的理論依據是18世紀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斯密在“風險分擔”理論中提出的觀點。上述理論被稱為“危險自負說”。
2、雇主過失責任階段
19世紀下半葉,勞動者抗爭取得了一定勝利,工傷責任雇主承擔“過失賠償”原則。
3、雇主無過失責任階段
19世紀末期,勞工斗爭和社會進步,英、德等國家確認了“職業危險原則”。由此,工傷責任進入到雇主“無過失責任”階段。
因此,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這點希望大家一定要記住。就算了為了工作也要把握好那個度,否則將損害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支票兌現期限有多久
2020-11-14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別人拿你的房產證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2-23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