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無約定違約金該怎么處理
當事人在合同中對逾期付款違約金有約定的從約定,沒有約定的,就不適用支付違約金的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但應當提供對方逾期付款給自已造成損失的證據,從當事人約定或法律規定應當支付價款之日起,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具體如下所述:
一、合同法規訂中沒有對買賣合同中違約金的存在進行強制規定,即違約金不是買賣合同的必要組成部分。
違約金可以分為兩種,即法定違約金和約定違約金。法定違約金是指直接由法律直接規定的違約金為法定違約金。在《合同法》施行前,有關買賣合同的法律及條例中都有逾期付款支付違約金的規定,屬法定違約金,如1993年9月2日公布的《經濟合同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二項,1984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四項,1984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農副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十八條第五項等。1999年10月1日《合同法》施行后,上述法律條例被新法代替而自然終止,該法分則第九章買賣合同中對逾期付款并沒有法定違約金的規定,故對違約金的適用只能從當事人的約定,如當事人對逾期付款沒有約定違約金,則不得適用給付違約金的法律責任,判決或調解逾期付款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
二、如何理解最高院就逾期付款違約金計算標準批復
在這里小編覺得,最高院的批復是對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就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請示所作的答復,原《經濟合同法》及有關條例中規定的逾期付款違約金,沒有統一具體的計算標準,最高院法函[1994]10號首次對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作出統一規定,后又以法復[1996]7號、法釋[1999]8號批復,兩次調整了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標準,并規定"對于合同當事人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標準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中國人民銀行調整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時,人民法院可以相應調整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的計算標準。"《合同法》施行后,最高院法釋[2000]34號批復規定,將法釋[1999]8號批復中規定的計算標準刪除。上述批復,源于原法律條例中有關支付違約金的規定,先前法律已作了修改,舊的解釋就不能藉以為據,批復所依據的原法律、條例現已廢止,批復的法律基礎喪失,如仍按批復精神,在沒有約定違約金時,參照人民銀行的逾期付款利率,按照每日萬分之二點一的標準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將與現行法律相沖突。
三、違約金與其他違約責任的適用問題
對違約金的適用,有法定的從法定,沒有法定的,看合同雙方有沒有約定,如沒有法定,也沒有約定,則只能適用其他的違約責任,如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等。逾期付款給相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根據合同約定承擔賠償對方當事人所受損失的責任。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因逾期付款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如沒有約定,債權人應提供對方逾期付款給自已造成損失的證據,含利息損失、追款費用等。對沒有約定違約金的一方當事人主張違約金的,法官應將法律規定向當事人進行釋明,要求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堅持不肯變更的再駁回其請求,以充分保護當事人的權益,防止訟累。
四、逾期付款從應當支付價款時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當事人約定或者法律規定應當支付價款之日,買受人不自覺履行的,視為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而不是從債權人主張權利時才視為買受人違約。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買賣合同無約定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違約金條款是可以約定也可以不約定的,主要看當事人的意志。在進行訴訟時可以就自己的的損失提供證據,法院會進行相關的法律適用。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違法對違建強拆有賠償責任嗎
2020-12-22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工商局工作人員值班期間死亡,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