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損害是指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的痛苦、壓抑、憂郁等。對于因違約行為所導致的精神損害是否應賠償,一直以來都是理論界所探討和發生爭議的問題,我國法律對此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國內學說對違約可否請求精神損害賠償,通說是持否定態度的。一般認為,合同之訴不應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當事人只有于違約和侵權發生競合時選擇侵權之訴方得主張精神損害的賠償。本文試圖從司法實踐角度著手,對違約行為發生后所造成的精神損害是否應予賠償進行淺顯的探討。
一、我國司法實踐的態度
雖然我國對于違約行為導致的精神損害可否請求賠償大部分持否定態度,但是在我國已有判決承認了違約時的精神損害賠償。比如:
在“馬*濤訴鞍山市**區服務公司夢真美容院美容損害賠償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原告在被告處作激光掃斑美容后,致面部形成麻斑,是被告方美容手術技術不過關造成的,現已經過半年之久,臉部麻斑尚未恢復,給原告精神上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故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其損失,理由正當,應予支持。但原告要求賠償數額過高,過高部分不予支持。”法院判決被告退還原告激光掃斑費100元,賠償治療費1080.57元,給付精神損害補償費2000元。
在王某訴耿某丟失婚禮錄像帶一案中,耿某是一專門從事婚禮攝影、VCD光盤轉錄等業務的攝影者。1999年原告王某花費200元雇用耿某為某婚禮攝像,并于婚后又向耿某支付60元用于將其進行VCD光盤轉錄。由于耿某自己無轉錄設備,遂將錄像帶交給在博山區經營轉錄業務的胡某轉錄,事后,胡某處發生火災,胡某下落不明。耿某多次到胡某處查找王某的錄像帶未果。為此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耿某退還260元費用,并賠償精神損害5000元,案件通過審理,在人民法院主持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支付原告影碟制作費260元,精神損失費1000元。
在艾*民訴春山殯儀館丟失寄存的骨灰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中,法院認為,“青山殯儀館將原告之兄的骨灰遺失,系該館工作人員失職所至,該館是有過錯的,對于死者骨灰遺失造成其親屬精神痛苦,青山殯儀館應當賠償。”
在上述幾個案件中,法院均支持了接受服務一方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從這些案件可以看出對于那些是以美容、婚照留念、休閑度假、新婚旅游等為目的的合同,一方的精神享受已經變得相當重要,已成為合同磋商的一部分。由于一方違約而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應當賠償接受服務一方精神損害。司法實踐對于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的積極態度,對于我國確立違約精神損害賠償法律制度是個福音。
二、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的條件
雖然筆者贊同違約導致的精神痛苦應當獲得賠償,但是精神損害賠償也是需要有條件限制的,必須同時能夠滿足以下所述幾個條件:
首先,基于合同目的的限制應該限于以追求精神享受為目的的合同。比如那些是以美容、婚照留念、休閑度假、新婚旅游、婚禮、葬禮等為目的的合同,這些合同中一般是需要實現一方當事人心靈享受和憂愁排解的目的。
其次,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應在可合理預見范圍內。即違約方在締約時依當時的情況就能預見到或應當預見到違約行為會給守約方造成的精神損害。至于對精神損害程度的預見要達到社會上一般“理性人”所能容忍的最低限度作為損害賠償成立的起點,且賠償的最高額亦不能超過“理性人”所能預見到的損害程度。
最后,違約精神損害賠償額須限定不得超過合同的履行利益為妥,否則對于合同當事人苛責過重。
三、本文的觀點
理論界通說對因違約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持否定態度,但筆者認為這是比較片面、比較滯后的看待這一問題的。筆者以為,對于那些是以休閑度假、新婚旅游、婚照留念等為目的的合同,當由于一方違約而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給接受服務一方以精神損害賠償是必要的。我國法律應確立對違約中的精神損害予以賠償的原則,即違約損害賠償范圍中應包括違約的精神損害。確立對違約的精神損害予以賠償的原則將有助于責任競合制度缺陷的彌補,有利于受害人獲得充分的補救。
我國《合同法》第122條確立了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制度,允許當事人就二者擇一提出請求。這一制度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自主自愿,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因受害人選擇了對其最有利的方式提起訴訟,而能夠獲得較為充分的補救。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僅允許受害人二者擇一的制度,將不能完全賠償受害人遭受的損失。這主要是由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范圍及舉證責任承擔不同所致。從賠償范圍來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包括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等非財產損失,而違約損害賠償僅限于財產損失;從舉證責任來看,違約損害賠償之訴無需舉證對方有過錯,而在侵權損害賠償中,受害人通常要證明加害人有過錯,才可以要求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以侵權為訴由更有利于受害人,但受害人無法證明或難以證明加害人有過錯,那么該項請求權行使受阻,受害人只有退而求其次,以違約責任為訴由獲得不完全賠償。若對違約中的精神損害賠償予以肯定,則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有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難以計算,這確實是個實際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解決精神損害的計算問題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確定精神損害賠償上下限;可以采取綜合考慮受害人的性別、年齡、職業、家庭狀況、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害情節等因素來確定賠償數額。這并不是一個無法克服的困難,計算上的困難也不能成為拒絕違約精神損害賠償的充分理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自書遺囑需要見證人嗎
2021-02-09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