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締約過失責任訴訟時效是如何的
締約過失責任是一種民事責任,如果沒有法律的其他規定,一般都是3年的訴訟時效期限。
二、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主要情形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惡意磋商是在缺乏訂立合同真實意愿情況下以訂立合同為名目與他人磋商。其真實目的可能是破壞對方與第三方訂立合同,也可能是貽誤競爭對手商機等。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依誠實信用原則,締約當事人負有如實告知義務,主要包括:告知自身財務狀況和履約能力;告知標的物真實狀況(包括瑕疵、性能、使用方法等)。若違反此項義務,即構成欺詐;若因此致對方受到損害,應負締約過失責任。
3、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主要有如下幾種情形:違反有效要約和要約邀請,違反初步協議,未盡保護、照顧、通知、保密等附隨義務,違反強制締約義務。
三、締約過失責任成立要件
1、此種責任發生在締約過程中,是違反先合同義務,而不是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若合同已經成立,因一方當事人過失而致使他方損害,就不屬于締約過失責任,而是違約責任,對方可以行使違約責任請求權或合同損害賠償請求權。
2、締約人一方存在違反先合同義務。先合同義務,指自締約人雙方簽訂合同而相互接觸磋商開始逐漸產生的注意義務。這種義務是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基礎,隨著債的關系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因而學說上又稱附隨義務。這種義務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但為了維護當事人利益,評依社會的一般交易觀念,當事人應負擔的。主要有:注意義務、告知義務、照顧義務、忠實義務、保密義務、不作為義務。這些義務,是基于當事人為締約而進行協商之際,已由一般的普通關系進人一種特殊的依賴關系,盡管合同尚未成立,仍然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注意義務。違反了這些義務,即構成締約過失。
3、對方當事人受有損失。該損失僅為財產損失,為信賴的利益損失,而非履行利益損失。
4、違反先合同義務與該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5、違反先合同義務有過錯,即對合同無效、被撤銷、不成立的有過錯。合同違約責任不以過錯為要件,這也是二種責任的主要區別所在。
綜上所述,締約過失責任是一種民事案件,如果沒有法律的其他規定,一般都是3年的訴訟時效期限。如果您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小編建議您不妨登陸我們律霸網的網站進行在線律師咨詢,他們將針對您的問題為您做出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見到征地批文,可以拒絕征地拆遷嗎
2021-03-18非法采礦罪罰金標準是什么
2020-11-12未成年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嗎?
2020-12-23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用人單位社保欠繳可以勞動調解嗎
2020-12-03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