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遼源市征地補償多少
為發展遼源經濟,經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吉國土資耕函[2013]708號)文件批準,遼源市人民政府2013年第七批次用地依法征收遼源市龍山區工農鄉五一村集體土地12.7536公頃。依法用于商住項目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吉林省土地管理條例》的規定,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1、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2013年12月27日,經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吉國土資耕函[2013]708號)文件批復,依法用于商住項目建設。
2、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及面積:
被征用的土地為遼源市龍山區工農鄉五一村集體旱田7.7618公頃、菜田0.8966公頃、坑塘水面0.0479公頃、農村宅基地3.8972公頃、農村道路0.0774公頃、荒草地0.0727公頃,共計12.7536公頃。
3、土地補償及安置標準:
土地補償費標準:(旱田、菜田)95元/㎡×20%
(坑塘水面、農村宅基地、農村道路、荒草地)1.3元/㎡×4倍。
安置補助費標準:(旱田、菜田)95元/㎡×80%。
青苗補償費標準:旱田1.3元/㎡、菜田3.5元/㎡。
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發放辦法。此次征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采取貨幣形式一次性進行補償和安置,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補助費由村委會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自行安置。
4、尚未辦理補償登記手續的村民須在2013年3月27日前到村委會辦理相關手續。
5、以上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如有異議,可在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三日內向有關部門提出意見。但是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阻礙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
二、土地征收的程序
第一步農用地轉用、征用土地,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因此,用地單位在初步選定某農用地為建設用地后,應首先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咨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步確認該農用地可以用于建設,再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和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建設部門審查符合的,頒發建設項目的《選址意見書》。用地單位應按規定繳納選址規費。
第三步用地單位持該《選址意見書》向同級國土資源局提出用地預審申請,由該國土資源局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
第四步用地單位憑《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書》向建設部門、環保局等辦理立項、規劃、環保許可等手續,并繳納各項審批費用;
第五步用地單位再持以上審批文件,向原預審的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的正式申請。
第六步國土資源局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和供地方案,分不同類型,經各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七步由國土資源局具體負責對該農用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進行征用,簽訂補償安置協議,按征地程序辦理征地手續。
第八步國土資源局根據批準的供地方案,在征地的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向用地單位發出批準用地文件和《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交出土地。
第九步被征用單位交出土地后,該土地即成為國有土地,由國土資源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出讓供地)或向土地使用者核發劃撥決定書(劃撥供地)。用地單位按約定繳納出讓費用。
第十步簽訂出讓合同并按約定繳納費用后,用地單位才真正獲得該土地的使用權,用地單位即可辦理建設項目的相關審批手續予以施工建設。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約定不得轉租可以分租嗎,轉租的條件
2021-01-25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復效
2020-11-14拆遷補償協議能提取公積金嗎
2021-01-31被拆遷人可以自主查詢征收拆遷補償標準嗎
2021-02-20我國法律對于征地拆遷主體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