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有預備?
基本上都有;
如果當事人實施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的,就不存在犯罪預備的情形,犯罪預備是指為實施犯罪行為做的準備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二條 【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第二十三條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犯罪預備查的成立條件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犯罪意圖,體現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
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伙等等。
從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對實施犯罪所起的作用來看,都是著手實施犯罪之前,準備犯罪的行為,都是具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客觀依據。如果行為人僅僅將犯罪意圖表露出來,而未進行犯罪的準備活動,那就不是犯罪預備。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刑法的規定,免除處罰。
綜合上面所說的,犯罪的預備就是為了犯罪而制造相應的條件,只要有犯罪的意識,就有犯罪預備的階段,那么就會很容易造成犯罪既遂,所以,犯罪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上面有中止的行為,那么就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從輕處罰。
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犯罪預備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26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哪些人不能成為土地承包共有人
2021-01-20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城市舊房拆遷中補償是多少,如何安置分配
2020-11-25離婚時對于拆遷款未使用房屋的一方應該如何主張
2020-11-14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計算的
2021-03-15拆遷安置房買房后受益是否要和政府分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