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執罪的意思就是法院判決有義務履行的義務同時也有能力進行履行拒不履行的情況就是構成拒執罪,在很多的案例當中都是涉及到惡意的財產轉移。惡意的財產轉移是指隱藏,轉移毀壞在成法院不能夠執行的是屬于惡意財產轉移行為,惡意的財產轉移是構成拒執罪的。
惡意財產轉移是構成拒執罪的
(一)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交易財產、放棄到期債權、無償為他人提供擔保等,致使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
(二)隱藏、轉移、毀損或者未經人民法院允許處分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的;
(三)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令進行消費的;
(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按照人民法院執行通知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
(五)有義務協助執行的個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后,拒不協助執行的。
這其中,“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即屬于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
從何時開始可算犯罪
——從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切入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簡稱拒執罪)的行為起始日究竟應當怎么界定,這是一個尚有爭議且亟待明確的現實問題。法學理論界對此尚缺深入的探討研究,論者們囿于相關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的字面表述,一般是糾結在從執行申請抑或執行通知發出起算之上。也有一些論者主張以裁判生效之日為拒執罪行為起算日,有的甚至認為裁判生效之前的預拒執行為也應納入拒執罪行為之列,然而其論證尚難令人信服。而司法實踐目前則處于各行其是的狀況,有的從執行程序開始后起算,有的則起算于裁判生效之時。最高法院近日對拒執罪做出最新的司法解釋,解決了追究拒執罪的實體和程序的重要問題,遺憾的是對于拒執罪行為的起始日問題卻未有明確而直接的回應。本文的基本看法是:拒執罪行為有的只能在執行程序中發生,比如屬于“硬拒型”的使用暴力等對抗執行的行為;有的則可能在法院裁判生效之后即發生,最為典型的是屬于“軟拒型”的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可供執行的財產;至于訴中乃至訴前的預拒執行為,在有權機關未明確作出入罪表態時不宜納入拒執罪。下面從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切入,圍繞拒執罪行為起始日的界定這一主題展開分析論證。
認為拒執罪行為起始日應以執行通知發出為標志的依據,是最高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項規定。該項規定將“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后,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作為拒執行為“情節嚴重”的情形之一。僅從該項規定來看,確實有“發出執行通知以后”的時間限定,似乎可以作為支持“執行通知說”的依據。然而,該第三條規定了六項,第六項是個兜底條款:“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后果的。”既然有這一兜底條款,那么裁判生效之后執行通知發出之前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造成無法執行的數額巨大的拒執行為也是可以被包含在其內的。可見,僅就“法釋解釋”來看,“執行通知說”就存在可商榷之處。易言之,不可以僅僅基于該第一項規定而進行反面解釋,進而推出拒執罪行為的起始日都應以執行通知發出為標志。更何況,“執行通知說”并沒有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之后作出的《關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這一立法解釋的支持。
其實構成拒執罪的情況在案件的判決之前就是有所規定,不光是案件判決后可以構成,案件的判決之前進行惡意的財產轉移也是可以構成拒執罪的。拒執罪的處罰情節較輕是拘留十五天,情節嚴重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非常嚴重的話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拒執罪移送申請書應該怎么寫?
拒執罪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有哪些?
拒執罪到公安局什么部門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產權房合同范本
2021-03-23船舶未解除抵押可以轉讓嗎
2021-02-18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企業財產保險保費率是多少
2020-12-23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