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藏品是許多人都想要收藏的珍品,有的藏品是收藏在我國博物館和圖書館中的,屬于國家的財產,但是若是負責收藏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將文物藏品贈送給了某一個人,就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是要被判刑的。非法私贈文物藏品罪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一、非法私贈文物藏品罪定罪量刑標準
第三百二十七條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將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非法私贈文物藏品罪定罪構成
1、罪體
主體 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的主體是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因此,本罪是純正的單位犯罪。
行為 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的行為是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將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給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
客體 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的客體是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和非國有單位或者個人。這里的文物藏品,是指國有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收藏的文物,包括一般文物和珍貴文物。
2、罪責
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的責任形式是故意。這里的故意,是指明知是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的行為而有意實施的主觀心理狀態。
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文物保護法規,私自處置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具體有以下方式:
1、行為人違反國家文物保護法律、行政法規及本單位的規章制度;
2、私自非法出售由國家保護的文物、圖書等藏品;
3、私自將由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贈送給個人或者非國有單位。
認定本罪的關鍵是這種行為是否經過批準。如果經過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的批準,就是合法行為;反之構成犯罪。《文物保護法》規定,全民所有制的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收藏的文物的調撥、交換,必須經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一級文物藏品的調撥、交換,須經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未經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調取文物。
犯有此罪的人會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判定是否構成非法私贈文物藏品罪時,主要看這一行為是否經過批準,如果是經過批準的,就是合法的,如果未經批準就贈送文物藏品,則是非法的。
2020年最新盜竊罪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
侵犯商業秘密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盜竊罪的構成要件以及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章屬于什么部門管
2021-01-05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