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對刑法比較熟悉的人都知道,我國其實是沒有恐嚇取財罪的,但在實踐中我們卻有恐嚇取財罪的說法。那么你知道恐嚇取財罪是什么意思嗎?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介紹。
一、恐嚇取財罪是什么意思
恐嚇是以加害他人權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項威脅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在許多國家是一項刑事犯罪,無論有無向對方動粗,無論是否行使暴力行動,即使只是語言上威脅受害者(對方),有死亡威脅或傷害當事人或其家族、公司、財產權等。包括死亡威脅、詐彈威脅、以自殺做威脅等。若意圖以此方式來獲取他人財物或利益而實行者,稱為"恐嚇取財"。
二、恐嚇罪處罰
1、情節輕的沒有達到刑事處罰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2、情節惡劣的已達到刑事處罰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
關于恐嚇取財的內容,一般是被規定在了尋釁滋事罪當中,而相關的處罰標準也是按照尋釁滋事罪的標準進行的。大家可以看到,對相關行為是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進行處罰,最高可以判處五年有期徒刑。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恐嚇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恐嚇勒索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電話恐嚇罪有哪些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80歲能拿多少贍養費
2021-03-14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新型人身保險產品謀求發展的對策
2021-02-28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拆遷補償決定有效期多長時間
2020-11-24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住改非因補償不合理未簽字,遭遇斷水斷電,該如何維權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