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境刑事責任的規定有哪些?
環境刑事責任的規定包括如下:
刑法第338條規定:犯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即造成特大環境污染事故),處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346條規定:單位犯本罪的實行“兩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照第338 規定處罰。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重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應追究刑事責任:
(1)由于污染或破壞行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在5萬元以上;
(2)人員發生明顯中毒癥狀、輻射傷害或可能導致傷殘后果;
(3)人群發生中毒癥狀;
(4)因環境污染使社會安定受到影響;
(5)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凡屬重大或特大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均由地、市以上環保局確認。根據《全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的規定,省轄市以上環保局所屬的環境監測站是本行政區域內環 境污染糾紛、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法定技術仲裁機構,所出具的環境監測數據和資料應作為認定環境污染糾紛、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責任的技術依據。
刑法解釋:
第三百三十九條 違反國家規定,將境外的固體廢物進境傾倒、堆放、處置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條 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修正案草案第一條規定,在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條后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規定:“違反森林管理法規,開墾林地,非法占用林地并改作他用,數量較大,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嚴重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一些委員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提出,草案規定的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嚴重毀壞的行為,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第三百四十五條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是能夠追究刑事責任的。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林業局提出,修改第三百四十二條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林地,包括宜林地。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對于非法占用林地,造成林地大量毀壞的行為,應當規定為犯罪。此外,還有一些委員提出,非法占用草地改作他用,造成草地大量毀壞的行為,危害也很嚴重,這次修改應一并考慮解決。因此,法律委員會建議將修正案草案第一條修改為:“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農用地,改變被占用土地用途,數量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等,這樣修改,既可以對大量毀壞林地的行為追究刑事責任,而且對實踐中出現的非法占用并大量毀壞草地、養殖水面等其他農用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構成犯罪的行為,也能予以追究。至于非法占用林地,造成林木嚴重毀壞的,應當適用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罪和第三百四十五條盜伐林木罪、濫伐林木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可不再另行規定。
第三百四十三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的,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的,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經責令停止開采后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采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四條 違反國家規定,非法采伐、毀壞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加工、出售珍貴樹木或者國家重點保護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第三百四十五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量特別巨大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非法收購、運輸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盜伐、濫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從重處罰。
總之,現在我們國家對于環境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如果公民隨便將環境破壞帶來的不僅是簡單的經濟損失,甚至是對于社會公益的嚴重危害,所以現在用更加嚴峻的刑法來懲處那些沒有環境意識的公民,而環境領域包含范圍非常廣泛而在刑法中也有一定的占比。
環境污染損害責任有什么構成要件
環境侵權責任認定有哪些基本規則
環境污染侵權如何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務合同談判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訂金與定金的差別有哪些
2020-12-14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改裝汽車應怎樣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04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有哪些,以及有哪些方式
2020-11-18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