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鑒定的收費標準其實全國各地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國家制定的有大概的收費范圍,所以員工在提交工傷鑒定申請書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先熟悉一下國家制定的關于工傷鑒定的收費問題,這樣自己心里首先有一個底才可以。就比如有些人做工傷鑒定的時候,就遇到過工傷鑒定書要2600這種事情,那么2600的收費是否合理呢?
一、工傷鑒定書要2600是否合理?
《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工傷鑒定費由勞動部門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各地的收費標準不同,一般是400元---800元。
1、按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地區工傷殘鑒定費用約350元
2、《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第八條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應當填寫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決定書》原件和復印件;
(二)有效的診斷證明、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有關規定復印或者復制的檢查、檢驗報告等完整病歷材料;
(三)工傷職工的居民身份證或者社會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四)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材料。
二、【工傷保險條例解讀】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和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分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工會組織、經辦機構代表以及用人單位代表組成。
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建立醫療衛生專家庫。列入專家庫的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醫療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掌握勞動能力鑒定的相關知識;
(三)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
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勞動能力鑒定工作應當客觀、公正。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參加鑒定的專家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照目前我國各地勞動能力鑒定部門的收費標準來看,大多數地區的收費標準都在350元左右,一般收費標準也在400到800元左右。因此,工傷鑒定書要2600這種情況,收費標準是比較高的。如果確定自己是選擇的國家權威的工傷鑒定部門,肯定相關人員是不會亂收費的,建議遇到這種情況,詳細咨詢工作人員,因為有些情況比較復雜的,也會影響到收費標準的。
工傷鑒定費用多少錢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工傷鑒定嗎
怎樣確定職工工傷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首起重大醫療糾紛依“法”辦結
2021-03-19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保險合同要如何變更
2021-01-09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