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需要遵守相應的法定義務和酌定義務。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通常針對的是不嚴重的刑事犯罪。在中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本文就法定、酌定義務分別闡述。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依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法定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即公安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即不得離開本人居住地周圍的一定區域,“市”,是指縣級市,不設區的市,不是指地級市、設區的市。這就是說,如果被取保候審人需要離開自己所居住的區域到外地去,只有經過公安機關的批準,才能離開,否則便是違反了規定。此外,如果取保候審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公安機關在批準被取保候審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這主要是考慮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案件沒有終結以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隨時都有可能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訊問,核實證據,對案件開庭審理等等。為了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規定被取保候審人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是非常必要的。
(2)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于不在押,因此,司法機關采用傳訊方式通知他們到案。被取保候審人在接到傳訊后應當及時到案,才能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被取保候審人不得以口頭、書面或者其他形式威脅、恫嚇、引誘、收買證人不要作證或者不要誠實作證。
(4)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即被取保候審人不得利用自己未被羈押的便利條件與其他同案犯建立攻守同盟,統一口徑,或者隱匿、銷毀、偽造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材料。
如果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首先沒收保證金,然后根據不同情形,分別給予處理。對于違法情節較輕,不需逮捕,允許再次取保候審的,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或者提出保證人;對于違反規定情節嚴重,不允許再取保候審的,應當采取監視居住或者予以逮捕。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沒有違反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應當將保證金退還本人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酌定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取保候審需要遵守相應的法定義務和酌定義務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的法律制度規定有哪些
2020-12-04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以公司盈余資產支付股權受讓款是否構成抽逃注冊資金
2021-02-24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