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
要辦理按份共有,要先去公證處辦一份析產公證,
然后再拿公證書去房管局辦理,但現在只有省公證處能辦理1%和99%的析產公證,市公證處只能辦理50%和50%的析產公證。
最后,只要兩個業主提取公積金的總額不超過購房金額就可以了,沒有規定一定是每人50%,不過這是夫妻間共同財產的規定,如果不是夫妻,可能會有不同,所以建議最好問清楚一點
相關規定
一、當事人可以協商將共同共有的房產變更為按份共有。房產的共同共有是指兩個以上的權人對全部共有房產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權。而按份共有的共有人按各自的份額,對共有的房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物權法》03條規定了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所以,是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可以由當事人協商約定。至于是否可以約定一方占99%,另一方占1%,或是讓一方占更小的比例,我國大陸立法至今還沒有對占有的比例進行限制。所以,只要當事人自己協商一致,應當是可以的。二、共同共有轉為不等額按份共有應當辦理轉移登記。《房屋登記辦法》規定了共有性質變更應當由共有人共同申請。沒有直接規定這種變更是否是指共同共有轉為按份共有。在《房屋登記辦法釋義》中,對此有了解釋:“在實踐中,共有房屋的共有性質變更主要是共同共有轉為按份共有”(《房屋登記辦法釋義》第51頁)。但在釋義中并沒有明確應該辦理變更登記還是轉移登記,因為存在著共同共有轉為等額按份共有或是不等額按份共有兩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共同共有就是各個共有人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權,一般可以視為是等分的。人民法院印發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90條規定:“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有協議的,按協議處理;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而在共有狀態由等分變更為不等分時,存在著一個實體權利轉移的過程。共同共有轉為等額按份共有則不存在這種實體權利轉移。一些地方性立法對此作了規定:2008年8月5日頒布的《浙江省國有土地范圍內房屋登記實施細則》7條明確規定“共同共有轉為不等額按份共有,或者不等額按份共有轉為共同共有,或者按份共有的份額發生變化的,當事人應當申請轉移登記”。《房屋登記辦法釋義》在對《房屋登記辦法》3條進行解釋時,也明確“按份共有的共有人變更共有份額的行為,實質是共有人之間應有部分的權利轉移”。《上海市房地產登記條例實施若干規定》則在1條第2款第4項中僅把“房地產共有關系由等額按份共有轉為共同共有,或者由共同共有轉為等額按份共有的”列為變更登記。因此,共同共有轉為不等額按份共有應辦理轉移登記。三、共同共有變更為按份共有不屬于析產。現在,分家析產應是民間用語了,分家析產也叫“析產”,析產一般是指家財(包括房地產)的分割。在建國初發布的《契稅暫行條例》中,也使用了“分析”一詞而不是用“分割”。在法律上則習慣于使用“分割”一詞,分割是指對共有財產的區分。也就是將共有的財產通過分割變為各自。而本例中是共有性質的變化,變化后仍然是共有房產,所以不屬于分割。四、是否屬于應征契稅的范圍由契稅征管機構確定為好。《契稅暫行條例》規定“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承受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繳納契稅。承受并不一定要承受全部。共同共有轉為不等額按份共有時,登記機構辦理的是轉移登記。依此,屬于不等額的部分應當繳納契稅。但登記機構并不是契稅征管機構,按依法的原則,應當由契稅征管機構解釋為好,登記機構應憑契稅完稅憑證或證明受理登記。
共同共有是一種很好的制度將財產統一管理,在不想要統一管理的時候就可以選用按份共有的方式進行分配就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了,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在網上找到的相關知識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了解到相關知識!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拋物導致他人受損的責任主體是誰
2021-02-01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家長因兒童傷害誤工費的索賠可以得到支持嗎
2021-01-13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合同債權質押的要點有哪些
2021-01-15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