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
繼承法第十六條:“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第二十條:“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第二十一條: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
具體的方法是,老人可以跟子女講清楚將根據子女的表現立下“秘密遺囑”,將自己的房產遺留給一個或數個子女,并將遺囑進行公證,如果某子女對老人不好,老人就隨時可以撤銷、變更自己的遺囑,如果老人希望子女履行特定的贍養義務或其他附隨義務的,如果該子女不履行義務,老人可以在生前委托遺產執行人或有關單位,請求人民法院取消該子女接受遺產的權利,這樣就可以使子女贍養老人的積極性多一層經濟因素的激勵,且不會出現父母將房產過戶子女后,子女不孝而導致老人無房屋安居的情況。
繼承法第三十一條:“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如果子女不盡贍養義務,老人“養兒防老”的愿望無法實現。此時,老人可以與愿意對其生活進行照顧的扶養人甚至是敬老院訂立遺贈扶養協議,協議約定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老人百年之后將該房產產權遺贈予撫養人,該撫養人履行了上述義務后,就有權依照該協議主張權利,不孝子女即使將父母趕出了房屋,并霸占了房屋,也不能如愿得到該房屋的產權。
當然,如果該扶養人或敬老院不對老人進行扶養照顧,老人可以隨時解除該遺贈撫養協議,讓不盡扶養義務的撫養人不能得到該房產,而且該扶養人已支付的供養費用,老人一般也無需補償。這樣,就可以讓老人用“房產”換取其他撫養人對其進行扶養照顧,不至于老無所依。
贈與撤銷權
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我國合同法規定的贈與撤銷權,是老人贈與房屋、房款后悔的“救命稻草”,老人可以在贈與之前先與子女約定贈與附隨義務,子女不履行附隨義務可以撤銷贈與,請求返還贈;即使沒有約定贈與附隨義務,對于受贈與的子女沒有盡到贍養義務的,同樣可以依據法定的贈與撤銷權撤銷贈與,向子女追索贈與款項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錄音錄像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7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