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參與人有哪些
1、當事人,以下5類人員為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當事人
(1)被害人,被害人即刑事訴訟中的權利受到侵犯的人員。
(2)自訴人,在我國《刑法》中,有幾種罪名屬于“不告不理”的自訴案件,主要包括,一般的傷害案,公然侮辱、誹謗案,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壞軍婚案,虐待案,遺棄案等,這些刑事案件中受害人自行提起訴訟的被稱為自訴人。
(3)犯罪嫌疑人,在刑事案件中有嫌疑的犯罪人員。
(4)被告人,被提起公訴的犯罪嫌疑人員。
(5)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和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案件已經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那么在此案件中權利受到侵犯的人可以隨著檢察機關的公訴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這類人員被稱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這類人員也屬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中的當事人。
2、訴訟代理人,一般在公訴案件中可由被害人自己、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包括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擔任,在自訴案件中一般由自訴人本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為參加訴訟的人,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中當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委托參加訴訟的人員。
3、法定代理人,一般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對被代理人負有監管、保護義務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4、辯護人,一般指律師。
5、證人,對案件提供證言的人員。
6、鑒定人,一般指專業機構的鑒定人員。
7、翻譯人員,有些案件涉及少數 民族語言不通或者涉外案件,這時需要翻譯人員。
二、刑事訴訟法近親屬的范圍
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才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對于出庭作證的證人,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等雙方詢問、質證,其證言經過審查確實的,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
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刑事訴訟二審認罪能減刑嗎?
刑事訴訟法換押時間延誤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
2021-03-23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