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實際中,患者因病至醫院治療時,由于醫治人員或醫療機構的疏忽大意等過失行為,導致出現醫療事故,不僅給受害人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還有可能對其精神身心造成巨大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可以要求責任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那么,刑訴法精神撫慰金規定是什么呢?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的立法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訴訟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從規范性質上看,該款規定屬于授權性法律規范,不是禁止性規范,法律只規定了被害人有權主張經濟損失或物質損失,并未禁止其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相關規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是指患者因醫療事故承受精神創傷而應獲得的以貨幣方式支付的精神補償,是醫療機構承擔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一種重要方式。按照《條例》規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果患者死亡,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主體為患者家屬;如果患者殘疾,該項賠償的請求主體應為患者本人,而其家屬無權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并不是對每一例都計算為6年、3年。更不是對死者的每一個近親屬都要計算一筆精神損害撫慰金。具體計算年限時,可根據患者原有疾病狀況、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確定。對殘疾者也可掌握在一至四級傷殘賠償3年、五至八級傷殘賠償2年、九至十級傷殘賠償1年的原則。否則,如果一級傷殘與十級傷殘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沒有區別的話,似乎不公
根據《條例》規定,醫療事故賠償費用實行一次性結算,由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醫療機構支付。對醫療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不直接向患方賠償,患方也不能向醫務人員索賠。
綜上所述,關于刑訴法精神撫慰金規定的提法并不嚴謹,刑訴法中的相關規定為精神損害賠償,但屬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疇,而精神撫慰金屬于民事責任的范疇,系醫療機構向醫療事故中受到精神傷害的受害人給予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醫療事故致死怎樣賠精神撫慰金
精神損害撫慰金怎么計算
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年法律顧問辦案是否另收代理費
2021-03-12醉駕檢察院可以不起訴嗎?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13掛車未投交強險,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7贍養費不給強制執行立案需要多久
2020-12-23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3對拆遷補償方案有意見可以提嗎,不采納怎么辦
2021-03-19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07國有土地上的私房,離婚后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
2021-02-17房屋征收過程中被停水停電怎么維權
2020-12-09承租人能不能得到拆遷補償
2020-12-23買高層住宅是怎么選空氣最好樓層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