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司法機關需要保護受害人起訴的權利,且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審判,但是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會發現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不起訴的情形,此時,司法機關會終止案件的審理,那么,從法律條文來看,刑事訴訟法不起訴的種類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不起訴的種類: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三類不起訴,即法定不起訴、酌定不起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但無論是哪一種不起訴決定都將導致刑事訴訟程序的終結,其法律效果都是對犯罪嫌疑人的無罪認定。
1、法定不起訴
法定不起訴又稱絕對不起訴,是指在法律規定的某些情況下人民檢察院只能作出不起訴的決定,而不享有自由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的裁量權。法定不起訴的情形就是《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6種情形。
該種不起訴決定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88條的規定,由檢察長決定。
2、酌定不起訴
酌定不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自由裁量權對那些其認為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只能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可免除刑罰的犯罪嫌疑人適用酌定不起訴。依照刑法規定免除刑法的情形主要是指:
(1)在外國已經受過刑事處罰的;
(2)又聾又啞,或者是盲人犯罪的;
(3)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當;
(4)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
(5)在犯罪過程中自動中止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
(7)被脅迫或者被誘騙參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現的。
特別強調對未成年人
3、證據不足不起訴
證據不足不起訴是指在案件經過補充偵查之后,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情況下所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決定只能在經過補充偵查之后才能作出,但補充偵查的次數不是必需兩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于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1)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案件,如果后來發現了新的證據從而使得案件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檢察院可以重新提起公訴。
酌定不起訴和證據不足不起訴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86和289條的規定,由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對于法定不起訴的情形,是指法律明確規定的人民檢察院不得起訴;酌定不起訴,賦予了人們檢察院以自由裁量權,此種情形適用于自首或者犯罪情形較輕;對于證據不足的情形,不滿足司法機關的立案條件,自然也是不會起訴的。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后幾天算安全
2021-01-10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費入什么科目
2021-01-04職工持股會
2020-12-17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出國留學生怎樣結婚
2020-12-15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