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惡意誹謗如何判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鎊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如果情節嚴重如手段惡劣的、侮辱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如被害人不堪侮辱自殺的,因受侮辱導致精神失常的等)、多次實施侮辱行為等等,才構成侮辱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四項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民事性質的名譽侵權行為,不僅在違法程度上輕于誹謗犯罪行為以及違反治安行政法規的誹謗行為,而且還具有以下不同: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對于你提出的“微信惡意誹謗罪怎么判”問題,惡意誹謗的話會承擔法律責任,只有當事人有證據的,就可以進行起訴了,一般情況下是處于拘留的,要是很嚴重的就會進行坐牢的,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如何進行司法認定
2021-02-11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房屋抵押利息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0-11-19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提交哪些資料
2021-02-19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爺爺給孫子投保 為何不能領取保險金
2021-01-18人到中年買保險
2021-02-07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
2021-01-29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