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成非法拘禁
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對被害人的身體進行強制,使被害人失去行動自由的行為。由于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法律并不要求有其他危害的后果。犯罪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如非法拘留、強行禁閉、隔離審查,等等。拘禁必須是非法的。司法機關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害性而認為有逮捕必要予以逮捕的;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任何公民對于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時被發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可以立即扭送司法機關處理。這些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都是合法的,不能認為是非法拘禁的行為。但是,司法工作人員如果濫用職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公民以某種理由為借口私設公堂,非法拘禁他人,則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行為。
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并且以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為目的。犯罪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涉嫌報復、耍特權、逼取口供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量刑時可作為一個情節來考慮。
非法拘禁與刑訊逼供的區別
非法拘禁罪引,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自由權,所謂身體自由權,是指以身體的動靜舉止不受非法干預為內容的人格權,亦即在法律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自己身體行動的自由權利。公民的身體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產、生活和學習的保證,失去身體自由,就失去了從事一切正常活動的可能。非法拘禁罪與刑訊逼供罪的界限兩者都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實踐中往往互相牽連,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在于:
1、主體要件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只能是國家司法工作人;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是一般公民,后者只能是被控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
3、犯罪行為表現和目的不同。前者是以拘禁或者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后者是對犯罪嫌疑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如果兩罪一起發生,互有關聯的,一般應按牽連犯罪從一重罪處理。非國家工作人員有類似“刑訊逼供”等關押行為的,不定刑訊逼供罪,可以非法拘禁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雇傭童工發生事故雇主應負的責任有哪些
2021-02-03增資后注冊資本怎么算
2021-03-02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離婚協議中有遺囑有效嗎
2021-02-07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