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看出,爭端的根源在于繼承中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尚未能很好的解決。那就是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遺產分割前,繼承人權利認定問題。如果繼承人取得的是所有權則李一應得的4萬元遺產應屬與王某的夫妻共同財產,在李一死亡后,則先按夫妻共有財產分割王某先得兩萬元。剩余的兩萬再由王某與李-小繼承,則王某應分得三萬元而李-小分得一萬元。但如果把繼承人權利解釋為繼承權,則繼承權轉歸王某和李-小時,顯然每人應取得的份額是兩萬元。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知道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繼承人取得權利性質的認定不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問題,同時對于司法實踐產生很大作用。同時,正是由于繼承問題往往發生于親屬之間,這種倫理因素、情感因素的介入使我們很難從個案總結一定規則。母女之間,是以3萬、1萬還是各2萬分割,很難說哪一種顯失公平。所以,從最終結果反推制度規定的合理性似乎是一條行不通的道路。我們必須嘗試著從理論、邏輯分析上來解決問題。
我想第一步我們應當做一些基本準備工作,
一、繼承權與所有權的比較
(一)繼承權與所有權性質比較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所享有的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它體現為繼承人的繼承地位。它包括(一)繼承開始前,即被繼承人死亡前繼承人的繼承地位。它屬于一種繼承期待權。(二)繼承開始后即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人的地位。其在理論上稱為繼承既得權,是一種現實的權利。①繼承權是為身份權或為財產權與繼承法之為身份法或為財產法相關聯。那么繼承法即為親屬關系上的財產法,則繼承權亦應確認為親屬關系上的財產權。
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于法令限制范圍內,對于所有物的支配物權。②所有權是一種物權,而物權在其本質上應歸結為對物之直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和排他之保護絕對性。③從二者性質上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二者雖均為財產權,但其基點還是有差異的。繼承權更側重于從身份關系確認對財產加以保護。而所有權則更強調支配性,強調主體對于財產處分的能力。當然近代所有權體現出一種觀念性,所有權享有并不以對標的物占有為必要。但我們應當明確,所有權的意義恰恰還是在于宣稱對標的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能力。其針對的是財產的用益和流轉。而從繼承權的角度來看,它恰恰不關注這一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信訪條例中上訪人的權利有哪些
2021-03-20主動繳納罰金能減輕刑罰嗎
2021-02-15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自書遺囑與代書遺囑的有效要件
2021-02-03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非法同居女方流產應該怎樣維權
2020-11-10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遇到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21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