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租代征是否可以起訴,拿回土地?
以租代征是屬于違法的行為,簽訂的租賃合同是無效的,所以農民可以通過起訴主張合同無效要回被違法租用的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二條 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通過出讓、轉讓使用權或者出租等方式用于非農業建設,或者違反本法規定,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國土資源部、農業部《關于進一步支持設施農業健康發展的通知》相關規定,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農業部門要依據職能加強日常執法巡查,對不符合規定要求開展設施建設和使用土地的,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查處。對于擅自或變相將設施農用地用于其他非農建設的,應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擅自擴大附屬設施用地規模或通過分次申報用地變相擴大設施用地規模,擅自改變農業生產設施性質用于其他經營的,應及時制止、責令限期糾正,并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國土資源部關于堅決制止“以租代征”違法違規用地行為的緊急通知第二條規定,依法嚴肅查處"以租代征"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對擅自通過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等方式將農民集體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 應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非法批準"以租代征"用地項目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二條、《監察部國土資源部關于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行政處分暫行辦法》追究法律責任。涉及違法占用基本農田和耕地的,應依法從重處罰;涉嫌犯罪的,應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依法對"以租代征"違法違規用地行為處理后,確需補辦用地手續的建設項目,必須附具對違法違規案件和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及落實情況,征地補償費用、耕地開墾費按違法用地期間最高標準支付和繳納。有關地方要做好群眾工作,依法保護農民集體和農戶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二、“以租代征”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影響
對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而言,以租代征似乎解決了老百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同時老百姓又能通過外出務工或其他途徑獲得額外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但實際不然,因為此類違法用地形式弊遠遠大于利。
首先,以以租代征用地的項目多是一些永久性占地項目,建成以后很難恢復耕種,而隨著國土資源部嚴查以租代征的違法行為,很多通過以租代征方式取得農民土地的建設項目被緊急叫停,被要求重新恢復耕地用途,而恢復耕地用途需要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往往要求出租土地的農民來承擔,有些建設項目甚至給土地造成永久性損害,而無法恢復耕地的用途。導致出租農民承擔遠大于收益的風險。
其次由于糧食價格逐年上揚,中央取消農業稅、種糧直補政策的兌現,農民的種糧的收益逐年提高。因此,對于出租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的農民來說,很難達到其所謂的改善生活的理想要求。
最后,有些情況下,地方政府會為以租代征的用地方進行背書,“以租代征”用地項目的落地,往往與當地政府的默許、縱容甚至直接參與分不開。“以租代征”可以規避建設用地審批的高昂成本,加快項目上馬進展的速度,又可以脫逃法定的稅費和免除占用耕地而必須履行的占補平衡義務。地方政府不必為征地補償費用和被征地農民安置、長遠生計等問題困擾,更關鍵的是,可以突破建設用地指標的限制。而對用地企業而言,征地成本高、報批程序繁瑣、周期長,不如簽個租地協議,直接用地省時省事又省錢。
在司法實踐中,不法分子通過土地以租代征的方式侵害農民的合法權益,并實現了對土地的霸占,公民在遇到相關情況時,可以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或者向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舉報,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來進行處理,避免自身權益受到侵害。
農村宅基地征地如何補償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最新征地政策有什么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天津二手房買賣程序有哪些
2020-11-27農村房屋土地使用證沒有該怎么辦理
2021-01-22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爺爺奶奶有探望權嗎
2021-03-01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