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雖然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但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不意味著就已喪失勞動能力。本案中,孫某一直從事農林漁牧行業,每天早晨乘坐客車至市區賣菜,因此,法院參照本地從事農業生產收入標準,同時考慮到孫某已61周歲,年老體弱,實際收入與年輕人相比應較低,誤工費標準酌情定為70元/天。
退休,在某種意義上講,更多的是一種待遇,并不是必然喪失勞動能力的年齡標準。退休年齡的規定并不是勞動能力有無的界定,而是因人而異的。且就我國國情而言,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不能享受退休待遇,60周歲以上的男性仍然從事一定程度的勞動,甚至還充當著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誤工費的賠償是以實際勞動能力喪失為要件,是以受害人實際遭受的損失為標準,并不以年齡為限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其次,該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也就是說,我國法律并沒有規定年滿60周歲或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就沒有誤工費。誤工費的本質是受害人因無法正常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具有補償性的特征。計算標準也只與受害人是否因人身受損而導致工作耽誤,進而收入減少有關,與年齡沒有直接關系。即便受害人已滿60周歲,但只要能證明還有收入,就應該獲得合理的誤工補償。
法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當大家遇見相關的問題的時候,應該積極的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再保險經紀人基本介紹是怎樣的
2021-01-27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