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不論機動車有無過錯,保險公司均應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的交通事故,機動車方無過錯時,只要非機動車方主觀上并非故意,機動車方仍應依法承擔不超過一定比例的責任。
也就是說,無論多方事故中,發生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有無過錯,都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無過錯的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義務,如果另一方有非機動車的,那么只要非機動車一方非故意,機動車都要賠償。
法條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76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知識鏈接:多方事故中,都有過錯的怎么賠償?
根據多數法院的司法實踐經驗,交通事故中多方均有責任的經濟賠償問題,可以根據每位肇事人員的過錯大小,分別確定出各肇事人員應承擔的事故比例基數,然后根據每個事故責任人的比例基數除以所有責任人的比例基數之和,作為每個事故責任人應分擔的事故賠償比例。法院根據案情綜合因素,在確定各肇事人員應承擔的事故比例基數時,應考慮是機動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還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等,依據法律法規確定適當的比例基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贈與合同怎么行使撤銷權
2021-01-12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法院可以查封個人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7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投保率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