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一:房屋產權不明晰
業主是誰,房屋是否有抵押,這完全可以通過交易中心進行產權調查。
調查產權時要了解細節信息,比如房齡,網絡信息未必準確,而房齡對一些老公房尤為重要,如果房齡太大那么貸款時會遇到些問題,銀行為了控制風險可能只貸6成甚至更低,而且最高貸款年限也會縮短,考驗買家的首付能力和還款能力。
再比如動遷房,3年內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即便先簽訂合同到期,過戶也有風險。如果遇到賣家毀合同,買家走司法途徑也是勞民傷財,值得警惕。
隱患二:賣方資質有問題
一定要對賣家的信息進行核實,賣家是不是權利人,這套房屋一共有多少權利人?是否都同意賣房了?沒有得到所有權利人同意,房屋不可能過戶。有的買家沒有核實賣家的資質,到最后過戶時出現問題,給自己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隱患三:買房者資質有問題
買家需要核實賣家的資質,賣家當然也要核實一下買家的資質。有些地區房屋交易仍實行“限購”政策,因此在房屋交易前,買家是否具備購房資格需要查詢清楚,避免“空歡喜一場”。
隱患四:不良中介騙術多
個別不良房產中介人員不規范操作,包括暗地里動手腳“吃差價”,不讓上下家見面。因此,簽訂房屋合同時,買賣雙方見面是很重要的環節。
此外,個別不良中介會用低價房源吸引買家關注,所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的房源多數是假房源或者房屋本身有瑕疵。
隱患五:房屋價格未標清
關于房屋價格的風險,這也是容易出糾紛的地方。當前很多房東都是說“到手價”,應該原本房東支付的稅費轉到下家承擔。哪些房子是可以免稅費的房東可能自己也搞不清。比如房東承諾是“滿5唯一”住房,但審核下來不是唯一的,那就要收所得稅,對下家而言可能要多一筆費用,如果不能協商就會引起糾紛。
隱患六:“做低房價”糾紛多
“做低房價”,已成為二手房交易的一個“潛規則”。“做低房價”實際上是一種逃稅、避稅行為,觸犯相關法律法規的。賣房者可能面臨著無法及時收到全額房款的風險,難維權。
對于購房者而言,只能按照做低后的網簽價格進行申請,可能會降低購房者貸款的可貸額度,加大購房者的的風險。未來,這套房源再次出售時,如按照差額進行計稅,會加大差額并增加相應的稅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額的決算期如何確定
2020-12-01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交通肇事沒有責任認定書能索賠嗎
2021-01-25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