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詐騙無罪釋放會通知受害人嗎?
1、按相關法律規定罪犯被無罪釋放并不需要通知受害人。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應當立即釋放。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九條 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被告人無罪、免除刑事處罰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應當立即釋放。
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無罪釋放有如下幾種情況:
(1)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必須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均須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3)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者免予起訴的案件,經過審查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時,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并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4)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則作出*無罪判決,并在宣告判決后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二、詐騙罪量刑標準
l、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如果所謂的詐騙罪根本就不是當事人實施的或者公安機關缺乏某些關鍵性的證據,亦或者是詐騙行為本身沒有構成犯罪,諸如此類的情形都只能無罪釋放犯罪嫌疑人,可是刑事案件偵辦過程當中的每一個重要決定其實都不會有司法機關主動通知受害人的。
詐騙罪和職務侵占罪是如何處罰的
集資詐騙中的擔保人應負的責任?
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劃撥土地須經過哪些轉讓程序
2020-12-13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只有買賣合同的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