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故意殺人區別是什么?
假想防衛故意殺人區別是主觀意識不同,1、假想防衛,假想防衛不是正當防衛,對于假想防衛,應視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失而予以不同的處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有過失,且刑法規定為過失犯罪的,就按過失犯罪處理,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則按意外事件處理,不承擔刑事責任。
2、事前防衛。在不法侵害尚處于預備階段和犯意表示階段,行為人實施的防衛屬于事前防衛。事后防衛也稱為事后加害,即在不法侵害已經結束后進行的所謂防衛。
具有如下特征:
(1)不法侵害事實根本不存在,行為人誤認為存在;
(2)行為人是出于防衛的意識,實施防衛行為;
(3)行為人防衛行為造成了無辜者的損害。
二、應負的刑事責任
(1)行為人應當預見到沒有不法侵害而沒有預見,造成危害結果,應負
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2)行為人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引起了防衛行為,而在防衛過程中從使
用的工具、打擊的部位、造成的后果顯屬不當,叫“假想防衛過當”,行為人
應當對過當的結果負責,可以比照防衛過當來處理。責任比第一種輕一點;
(3)主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不可能預見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無不當
之處,應屬于“意外事件”;
(4)行為人既是假想防衛,也是提前防衛,主觀過錯應屬“故意”。
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事前防衛有起因條件只是失去時間條件而已。
假想防衛則是失去了起因條件,沒有起因條件就更不談時間條件了。
正當防衛應該先有不法侵害存在,然后才有正在進行,才有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存在,才有確定防衛對象,才有就防衛對象進行防衛,最后才有控制必要限度的必要。
今年來出現了很多正當防衛的案件,所以國家也在鼓勵正當防衛行為,但是超出了防衛的限度就會構成防衛過當,除了防衛過當會引起犯罪行為之外,還存在著假想防衛,也就是客觀上并不存在著有不法的侵害人,但是主觀上卻認為存在。
行為人假想防衛定罪嗎?
假想防衛是過失犯罪嗎?
假想防衛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怎么判斷合同效力
2021-02-05二手房購房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電話辱罵他人怎么處理
2021-02-27民間借貸可以申請仲裁嗎
2021-02-15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改制股份制企業發起人協議書(示范)
2021-03-13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外包的意義
2020-12-16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