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重傷屬于幾級傷殘?
這個沒有統一規定,兩者的參考依據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法醫司法鑒定,一個是人體傷殘程度鑒定。一般情形,法醫司法鑒定的1-4級算是重傷,但也不是絕對的。
二、應對措施
措施一:提高交通事故死亡成本。交通肇事成本的多少是決定肇事者是否逃逸或造成故意殺人的一個重要因素。發生交通事故后,沒有受傷且負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的一方往往會在心里進行一番成本比較,看怎樣才合算,怎樣才能賠付最少。從我國的現行法律來看,在高傷殘的情況下,撞傷比撞死給予的賠付更高,也就有了撞傷不如撞死的潛規則。因此,提高交通事故死亡成本勢在必行,也只有提高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和死者近親屬精神撫慰金的標準,讓撞死人比撞傷人賠付更多的錢,撞傷不如撞死的現象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措施二:規范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制度。一些司機之所以產生“撞人不如不撞”“撞傷不如撞死”的念頭,往往是對傷殘者的賠償費無力承擔。因此規范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制度很有必要,一方面,它可以保證受害者能夠得到及時救助,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減輕肇事司機的心理負擔,打消他們的一些不良想法。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條已在這方面已作出了有關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兌現。因此,我們在制定制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抓落實,不要讓好的制度變成空的制度。
措施三:嚴格執法。“投案不如逃跑”、“撞傷不如撞死”的司機們總是懷著僥幸心理,“我撞人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看見,交通警察一定找我不到”、“我把人撞死了還賠得少些,干脆撞死了算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存在僥幸心理的肇事司機往往會付出自由甚至生命的代價。執法部門對這種現象更要嚴厲打擊,嚴格執法,不能以罰代刑,以錢代法,交通肇事在法律上犯到哪兒就應該辦到哪兒,真正做到“王子與庶民同罪”、“錢多與錢少同罪”。
購買和駕駛私家車輛的人數也是日益增多,為了規范駕駛員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國家也是制定了道路交通法規,其中就規定了在發生交通事故后要及時的進行報警,如果在出現了肇事逃逸的行為后,并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時,肇事逃逸的當事人也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酒駕肇事致人死亡一般判多少年
肇事逃逸審車不過應該如何處理?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